第九十九章 化危为机(第2/2页)

“父皇是想说,他们究竟是不是因着儿臣说的原因才这样上疏?”

皇帝心说,你怎么和朕肚子里的蛔虫似的。

“不错,朕以为,他们倒也不敢如此明目张胆,否则岂不是嘴脸丑恶?”

嘿嘿,

有句话说的好,

只有背叛阶级的个人,没有背叛阶级的阶级。

杀齐宽这个事,是这群人都担心、都害怕。

现在发出这样的声音、摆出这样的反对姿态,可不是某个人的意志体现,是阶级的意志体现,哪怕不是安向伯,也会是张三、李四。

“这事儿倒也简单。”朱厚照想了想,“父皇便将这些疏留中,然后让锦衣卫去查查看,不止是查这些人、还有他们的亲属,他们又占了多少的地?儿臣不信,一个寒门子弟出身、又清白为官的人,会在儿臣惩贪官、分田地的时候出声反对。”

如果有这样的人,那么此人奏疏中的建议,朱厚照就要考虑听一听,因为他也不是神,也不可能做一件事就是完美的、没有任何需要补足的地方,那就是固步自封了。

说句不好听的,有许多改革,即便上面的政策对,真的去执行也会变个样子,如果有人可以提出来,那为什么不听呢?

弘治皇帝面色有些纠结,他似乎在怀疑、又似乎有些害怕,害怕真相会是这个样子。

就像当初李广的账本,

他干脆都放给了朱厚照,自己不愿意看了,当头鸵鸟。

朝堂上也并未因此而有大的调整,朱厚照也从来不提,说老实话,换来换去的还是这帮人,有什么区别。

“来人,传锦衣卫指挥使牟斌。”皇帝眉目微黯,但还是讲了这句话。

朱厚照看自己的父亲也哀叹,他真的是个好人,好人便是希望大家和和气气,也是被自己这个亲儿子推着,于是朝堂上的波澜不断。

“照儿不必忧心。”皇帝这个时候还在安慰他,“若他们确实是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而上此疏,那么就是对朕的太子不满,这便由不得他们了!”

朱厚照其实不是在忧心,

他是在考虑,

以往每一次的波澜……其实多少是他这个太子有意推动的,但这次却是被动接招。

被动接招不是不可以,但缺少了自己的目的,和他的风格有些出入。

“父皇……”太子经一番思考,头脑渐渐明晰的起来,“父皇,甘肃镇张坋、朱明志等人既已伏法,朝廷可另行派员顶替,只需注意不要是与王越结仇的人即可。至于王鏊,儿臣想请父皇下旨召回。”

皇帝不解儿子用意,但他知道,大抵是又有什么藏在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