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七章 新科技带来的变化,新实验?颜静:太幼稚了!(第2/3页)

“在没有新的黄金,或者出现一些技术取代黄金的应用前,金价最低也能保持稳定。”

“正常来说,是会不断上涨的。”

黄金价格不断的上涨,其他的贵金属价格也在不断的成长,也影响到了很多制造行业,产品的成本也就跟着不断上涨。

这种背景下,星际开采就具有广阔的前景。

但前提是能够做到,并且能够把贵金属低成本的运送回地球。

星际开采牵扯到两点,一点是基地的搭建,另一点是运输船的制造。

在其他星球搭建一座能供给人类生存,并能够做到简单开采的基地并不容易,实际上,技术并不是主要问题,主要问题还是在运输上。

人类已经建立了空间站,最长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历史。

在星球地表上建造可供人类生存的基地,难度也不会比建造空间站更高,单点主要体现在运输上,也就是要把大量人类生活所需,矿物开采所需的设备、工具运送到其他星球。

同时,还要有一艘成本低廉的大型运输船,可以把开采到的矿物运回地球。

两者叠加在一起,成本也是非常高昂的。

单单是人类能够在其他星球表面生存、工作,所需的成本就是个天文数字,运输船制造则还需要更详细的论证。

针对航天飞船公司的发展问题,王浩一般是不发表意见的,但作为公司的首席顾问,也是唯一的个人股东,他还是会在技术问题上提出建议。

比如,引力拉拽技术,就针对提出了一些想法和建议。

此外就是运输船制造的问题。

王浩提出了一个可行的方案,“我认为应该采用横向反重力技术来制造大型的运输船。”

“但并不是横向反重力和光压发动机相结合,那样的运输船就太复杂了,成本也根本是不可想象的。”

“我们应该以湮灭粒子技术配合光能磁化发电为能源基础,以霍尔推进技术、常规推进技术相结合作为主要推进方式。”

“运输船,并不需要高加速,不需要太高的速度,也不需要太多的载人舱室,需要的是载量大、成本低,大范围的横向反重力技术,可以帮助飞船摆脱引力,再结合常规的推进技术就足够了。”

“能源,则是光能磁化发电,这项技术足以支持横向反重力以及推进所需的电力。”

……

强S波实验基地。

王强、张俊磊等人应该准备新实验,新实验和上一次一样,就是重复验证激光的传送问题。

王强有些打不起精神,因为他的实验提议被否定了,王浩只批准再进行同样的实验。

“我们设计的实验能够验证很多的内容,只可惜,王院士不同意……”

王强想想都感觉很郁闷。

张俊磊则是道,“也不要太在意了,我们设计的实验风险确实很高,只是检测都是个问题,检测人员也会有很大的危险性,我们不能因为研究让其他人陷入危险,我觉得王院士是对的。”

“但是,王院士要回来了!”王强带着郁闷说道,他已经感觉时间的紧迫。

在王浩离开以后,王强就是试验基地的主负责人,还有其他几个协同负责人,他们一起讨论商议实验研究的方向。

王强很希望证明自己,其他人也有类似的想法,包括张俊磊也一样。

他们一起设计实验并有新的发现,能够感受到巨大的成功,贡献也能狠狠的记上一笔。

王浩回来就不一样了。

很多研究就感觉都是王浩自己的贡献,其他人都只是陪衬而已,科技部门的审核组都是这么认为的,他们觉得换一群人和王浩一起研究,也同样能够有进展、有突破。

当然,事实确实如此。

所以他们希望能够有机会证明自己,王浩马上要回来反倒成了压力。

肖新宇和颜静倒是表现的很淡定,他们跟着王浩的时间更长,早已对这些东西免疫了。

同时,他们还对自己有非常清晰的认知。

肖新宇是老好人一个,就站在旁边只是笑笑,颜静则是给了个‘友好’的建议,“王组长,要不这样,你自己申请个研究项目,或许可以直接申请研究虫洞技术,如果有突破,经费也不是问题。”

“……”

王强被颜静的一句话怼的沉默了。

其他人想笑又不敢笑的直捂嘴,最后才听到王强勉强说道,“我要是有这个本事,早就去申请了……”

等颜静离开了以后,张俊磊笑着安慰王强,“颜教授跟着王院士时间长,她估计也是听不过说王院士什么,你也别在意。”

“我不在意,我可不是那么小心眼的人”

王强摇头苦笑道,“问题是,颜教授说的确实对。我们自己也根本不可能研究出来,还是要靠王院士。所以我们想证明什么,想想就很好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