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九章 未来方向,国际关注,大型卫星的重要意义(第2/4页)

天航飞船的性能也只能说,确定在了解范围内是安全的,但也有航行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可能性。

但是,危险的话题不能多说。

绝大部分人还是希望天航飞船能够成功实现计划并返回地球。

那些专门说危险,甚至说‘肯定回不来’的人,基本都是出于嫉妒、酸涩的心里了。

在大量的舆论中,也会针对上舰人员进行专门的报道,有几个人是被报道最多的,包括舰长黄友坤,包括国内著名天文学家张金智,也包括科罗特·詹姆斯、保罗菲尔·琼斯、丁志强等。

针对登舰人员的报道,就存在明显的国家差别了,每一个国家的媒体都更专注于本国的登舰人员。

比如,阿迈瑞肯。

天航飞船上有两名阿迈瑞肯人,分别是科罗特·詹姆斯和乔纳斯·希曼,他们都是莫奈德公司派出的人员。

阿迈瑞肯也只有莫奈德公司拿到了登舰名额,倒不是其他公司不肯出钱,而是出钱买登舰门票也需要资格,也需要后续的筛选,代表公司的登舰人员,必须要做有价值的研究才能获得名额。

当然,土豪是例外。

莎特就不需要遵守这一条规则,因为他们给的实在太多了。

莫奈德科技成为唯一获得登舰名额的公司,被阿迈瑞肯方面的媒体重点做报道,大量的报道也让莫奈德科技名声大振。

这一波宣传自然是无比的成功。

莫奈德科技的总裁史蒂芬·班尔志得意满,他逢人就说起自己的英明决定,一个是主动加入到争夺登舰名额的竞争,最后还凭借非常有价值的研究取得成功。

第二就是邀请了科罗特·詹姆斯,詹姆斯代表莫奈德科技公司登舰,本身也是非常火爆的话题。

科罗特·詹姆斯也是名声大震,他本来就是今年的话题人物,但围绕其展开的话题,有好多都是负面的,直到他决定辞去格鲁姆湖计划项目组负责人职务,身上也带了个‘被政治迫害学者’光环。

现在科罗特·詹姆斯登上天航飞船开启前往木星之旅,名气顿时就变得更大了。

学术界的人对詹姆斯的感官,可以用羡慕嫉妒恨来形容,一方面,他们认为詹姆斯是物理学家,代表从事生物科技研究的莫奈德公司,严重跨学科的做法,简直就是对科学的侮辱。

詹姆斯代表莫奈德公司,目的显然不是为了研究,纯粹就是为了宣传,感觉有些像是明星代言一样。

另一方面,詹姆斯成功登上了天航飞船,有些学者甚至嫉妒中私下里喊着,“最好回不来!”

“也许他会死在太空中,这样在地球一点痕迹都不会留下。”

“这才是真正的‘彻底清除’!”

另一个代表莫奈德公司的是乔纳斯·希曼,希曼是纯粹的微生物学家,为人也比较低调,基本不出现在媒体镜头前,话题性就比较小了。

好多媒体的报道,对乔纳斯·希曼也只是简单介绍几句而已。

阿迈瑞肯的媒体报道中,保罗菲尔·琼斯的名字也频频出现,还是和科罗特·詹姆斯一起。

保罗菲尔·琼斯曾经是弦理论领域的顶尖学者,后来转投湮灭理论,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也是公认湮灭理论的最顶尖学者。

有意思的是,保罗菲尔·琼斯和詹姆斯是大学同学,还住过一个宿舍,后来又成为了同事,他们都留校加州理工大学。

现在两人又一起乘坐天航飞船去往木星,开启人类征服宇宙的伟大旅途。

这样的故事听起来就很有意思,加州理工大学也以此获得更多的认可,许多加州理工大学的校友都表示为他们感到骄傲。

在天航飞船上,保罗菲尔·琼斯可不只是登舰参与旅途的人员,他还是天航飞船的首席技术顾问,首席技术顾问就等同于副舰长。

某种程度上来说,比舰长也不差了。

好多科学界人士对保罗菲尔·琼斯非常的羡慕,能有那么多顶尖的研究成果,能参与最顶尖科技的研发,还能登上天航飞船去往木星。

这些都是因为保罗菲尔·琼斯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他作为弦理论年轻一代的领军人物,选择转投到死敌湮灭理论,并跟着王浩进行研究。

所以好多物理学家,也都想着是否也要转投到湮灭理论旗下,当然最重要的是,去种花家的机构工作,做湮灭科技相关的研发。

哪怕不去做湮灭科技相关的研究,去种花家的机构也更容易获得一阶材料,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湮灭科技,而他们继续从事原本的研究,10年、20年内,肯定接触不到顶尖的科技了。

国内舆论情况就都是一片赞颂和期待了,当然也有一些紧张的声音,都是为远航计划感到担忧,舆论上针对登舰人员的报道就非常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