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 霍奇猜想?还只是研究的前置?别开玩笑了!(第2/3页)

帕森斯的理解则是真正的‘高维度’,比如,四维、五维,或者更高的维度,他对此所作出的数学解释,以及研究定义的方法,则是让王浩觉得,放在半拓扑微观形态的研究中,似乎也是很有用处的。

多元素构成导体,导电状态内部的半拓扑微观形态,几何组成是极为复杂的,也许真的会超过维度的限制,想要完全的破解几乎是不可能的。

王浩对于微观形态的研究就卡在这里,他就只能做一部分的研究,而不是整体的表述出来。

帕森斯的研究手法则给他带来了灵感,很多时候,微观物理的研究并不需要完全表示出来,也可以从理论物理方向出发,结合已知现象给予合理的解释。

“所以,也可以用推测的方式,塑造出数学框架,并以方程表达划分,去做整体的描述……”

王浩思考着,“可以从已知的材料上入手,利用大量测算的数据,来塑造出‘理论上’的半拓扑微观形态。”

“那么先从‘W1002’开始……”

‘W1002’,就是超导材料实验组,研究出的超导材料,超导临界温度为132K,分子表达由七种元素构成。

如果能完成‘W1002’的半拓扑微观形态塑造,即便只是‘理论上’的塑造,对于超导理论机制的研究,半拓扑理论的发展都是非常有价值的。

这个研究过程当然是很不容易的,七种元素、十五种原子组成的大分子,所形成的半拓扑微观形态实在太复杂了,甚至复杂到脑海里根本无法进行想象。

他只能根据已知的材料特性,包括具体的原子组成、反重力效能、元素组合之间的关系,来反推确定的微观形态构架,然后来做‘理论上’的分析。

……

王浩投入到复杂材料半拓扑微观形态的理论构架工作中。

这个工作需要耗费大量脑细胞,而且研究还不一定能有成果。

所以他并没有急着去完成研究,而是每天优哉游哉的工作生活,只是有些想法的时候再思考一番。

这天邓焕山特别找来做了个实验工作报告,他们的实验研究发现了三种新材料,超导临界温度分别为79K、81K以及93K。

三种新材料的超导临界温度都没有超过一百K,自然不会被认为是什么重大发现,他们只是针对新材料进行了测试。

实验组对研究出的新材料的命名规则是,对于确定有价值的材料,命名的代号是‘CW’开头;没什么价值的材料,命名代号则是‘CA’开头。

三种新材料就被命名为‘CA003’、‘CA004’以及‘CA005’。

“CA005很有意思。”邓焕山报告时特别说道,“我们实验生产了一些材料,进行了反重力的测试,其中3和4的交流场值都在25到30之间,而CA005则达到了34。”

“百分之三十四?”王浩听的微微一皱眉。

“对。”

邓焕山肯定的说完,摇头道,“不过也没什么用,现在谈反重力还是太早了,而且三十四……”

王浩打断接着说道,“是很高的数值!”

他说的很认真。

邓焕山也意识到了王浩的认真,顿时变得严肃了很多。

王浩并没有做出解释,而是马上交代了工作,“你们多制备一些CA005,我需要对这种材料进行仔细的研究。”

“好!”

邓焕山不知道王浩要做什么,还是很认真的点头应下。

王浩对于‘CA005’很重视,他听到34%的数值,就感觉非常不一般。

邓焕山并不明白交流重力实验的原理,而他对于交流重力实验理解的很清晰,他们之前已经把交流重力场强度,也就是反重力强度提升到了超过40%的程度。

但他们使用的是氧化物金属超导材料,氧化物金属超导材料,元素结构非常的简单,而他们针对单一的材料,进行了许多次交流重力实验,才把交流重力场强度,提升到了超过40%。

每一种材料的半拓扑微观形态构造不同,最适合的交流重力实验材料布局也会存在很大区别。

现在做反重力测定的材料布局,是达到最高数值的布局。

但是,最高数值针对的是氧化物金属,而不是复杂元素结构的新材料。

某一种复杂原子结构的新材料,在这种布局下能够达到34%的反重力特性,数值简直是不可思议。

在邓焕山离开了以后,王浩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当即决定建立一个新任务——

【任务四】

【研究项目名称:‘CA005’材料的半拓扑微观形态(难度:S)。】

【灵感值:0。】

“如果能够完成‘CA005’的微观形态塑造,半拓扑的研究肯定能更进一步!”

“在研究层面上,‘CA005’,比‘CW002’更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