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 确定新粒子,国际震动!爱德华·威腾:原来保罗是叛徒!(第3/3页)

他们能够通过塑造新的衰变问题数学体系,再结合杨-米尔斯方程进行计算,就能够提前计算出新的粒子。

这种方式是非常不可思议的。

在之前大多数新粒子,都是通过粒子对撞的实验数据分析发现的,能够通过研究理论预测的粒子数量非常稀少,也都是那些非常关键的粒子。

比如希格斯粒子、中微子。

希格斯粒子、中微子,都属于大类的粒子,能够通过计算预测并不奇怪,而单独的介子是小类的粒子,他们在理论中发挥的作用是极其微弱的。

现在则是能够通过计算预测出来,让很多物理学家都感到不可思议。

很多物理学家都开始研究起了王浩和保罗菲尔·琼斯的研究成果,也都对于湮灭理论产生了兴趣。

于此同时。

国内外大量的媒体做出了报道,报道都是围绕欧洲粒子对撞实验发现的新粒子,以及王浩、保罗菲尔·琼斯对于新粒子的提前预测展开。

很多记者也到西海大学对王浩进行采访。

他们想采访到王浩是非常不容易的,但针对新粒子的发现问题,王浩还是公开露面了,他对于研究进行了解释,“我们的研究主要还是围绕湮灭理论进行。”

“我一直相信存在一种湮灭力,这种力可以理解为空间挤压,而我们最新的理论认为,湮灭力的维度更高。”

“数学上来说……”

王浩开始了数学相关的长篇大论,也让一些采访过他的记者回顾起了曾经的痛苦。

他们只能打开录音笔做记录,至于跟着去理解是想都不用想的。

王浩简单做出了解释以后,就没有再接受采访了。

之后保罗菲尔·琼斯成为了焦点。

保罗菲尔·琼斯是加州理工大学的正教授,但绝大部分学者都是不受关注的,他并没有受到大群记者追捧的体验。

保罗菲尔·琼斯也不由产生一种极度的成就感,他很激动的说着,“我们的研究基础是湮灭力的维度更高,或者简单理解就是,湮灭力造就了其他的三种作用力。”

“这是一个因果关系。”

“湮灭力制造了衰变,同时是其他作用力的根源,正因为如此……”

“湮灭理论,是能够实现大一统的理论,我认为……”

保罗菲尔·琼斯越说就越投入,后来甚至做出了这样的表达,“虽然弦理论也是大一统的理论,但我认为,湮灭理论才是正确的,而弦理论很多问题,都只是空泛的想象。”

“我现在所做的工作,就是以湮灭理论为基础,去塑造全新的大一统理论体系。”

“直接成果,就像是你们看到的,我们可以去预测新粒子,以后也可以预测其他的微观物理现象……”

“相信湮灭理论的研究,可以为粒子对撞实验提供理论支持……”

……

因为新粒子被欧洲核子组织确定下来,就有更多的物理学家关注湮灭理论。

弦理论学者们的心情就不怎么好了,因为王浩和保罗菲尔琼斯的研究中,有一部分数学体系和弦理论有冲突。

现在证明他们的研究是正确的,岂不是代表弦理论的数学体系是错误的?

即便不能证明全部都是错误的,但是有一部分错误也是很难接受的。

普林斯顿大学。

爱德华·威腾坐在办公室里,看着新闻里的保罗菲尔·琼斯侃侃而谈,甚至还说出‘弦理论很多问题,都只是空泛的想象’。

这种话怎么听怎么刺耳!

如果不是真正看到了采访报道画面,他完全不相信保罗菲尔·琼斯会‘叛变’。

怎么可能!

那可是对于弦理论无比忠实的保罗菲尔·琼斯,他不只是去研究湮灭理论,还在媒体面前说弦理论的坏话。

这个叛变真是有够彻底了!

爱德华·威腾又感觉无话可说,因为对方的研究确实预测了新粒子,也就代表研究主体方向是正确的。

所以,弦理论是错误的?

他无法接受弦理论是错误的结论,可又想不出来该怎么样去反驳。

爱德华·威腾正苦恼的时候,就发现收到了一封来自《科学》杂志的邮件,是一位主编发过来,邀请他对专业论文进行审稿。

他实在没心情进行审稿工作,但还是扫了一下论文标题,“《以湮灭理论和弦理论为基础解析宇宙大爆炸》?”

“湮灭理论结合弦理论?”

“什么逻辑?”

爱德华·威腾有些想不明白,他倒是来了兴趣,马上回了一封邮件,确定自己会帮助进行审稿工作。

他倒是要看看这一篇研究论文说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