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 研究危机:学术渗透实在太可怕了!(第3/4页)

实际上,并非如此。

一个学科的发展不是靠一、两个人就能支撑起来。

过去几年时间里,水木大学一直都有两个菲尔兹获得者坐镇,但他们的数学专业依旧没有超越首都大学。

大学的发展,需要的时间很长,人才的培养也是慢慢积累的。

王浩对比尔卡尔的到来很期待,那不止代表多了个代数几何专家,更重要的是,比尔卡尔从事的是半拓扑理论简化的研究。

计算组做的是元素组合的计算分析工作,可以算作是以半拓扑理论为基础的应用数学工作。

比尔卡尔做的是半拓扑理论的简化,可以说就是纯理论工作了。

比尔卡尔的工作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他的到来也代表增加了一个新的方向,其他人也可以做同方向的研究。

王浩还是非常看重理论的,只有在理论上更进一步,才能给应用带来更多的支持。

很快。

王浩还没有等到比尔卡尔到来,就又接到了一个好消息。

新企业的成立已经确定下来,由航空工业集团、船舶工业集团、西部能源集团等十几家大型企业,共同出资四百亿人民币建造并持有一定的股比。

同时,中央以及的北疆省共同拨款两百亿人民币,也就是先期投入总计六百亿资金,企业选址地就在西海市。

这个消息在确定同时也对外发布出来,一下子就吸引了国际的关注。

之前就只有科技部发布的成果公告,就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因为后续一直没有消息,好多人都对于成果公告产生了质疑。

现在等于是确定了消息,还确定成立新的企业,并且筹集了高达六百亿的资金去建设新企业。

毫无疑问,新企业就是围绕超导材料展开。

好多媒体都希望能够知道新的消息,甚至有的还去科技部门做采访,但因为涉及到保密性的问题,就连过去的采访记者,都觉得不可能有新的消息。

这次和他们想的不一样。

科技部的新闻发言人接受了采访,还公布了新材料的图片,并对于参数进行了详细说明。

其中包括硬度、熔点、超导临界温度,等等。

科技部还公开发布了新材料的图片,偏银色有些暗淡的新材料照片,一下子就吸引了全世界的关注。

很快就有国际超导专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从新材料的图片来看,这个材料的金属元素含量很高,也就代表所能承载的电流强度,并且性态稳定。”

“只从颜色和性态来分析,它是一种薄膜型的超导材料,可用于工业领域,但薄膜型的超导材料,应用领域也会受到限制。”

“至于超导临界温度,还是要有具体材料才能验证……”

国际上的超导专家们,大多是对于新材料超导临界温度的质疑。

这也是惯例了。

每当国内有什么重大成果的时候,国外就会有一些质疑的声音,但这些声音影响并不大,因为专业的人都很清楚,既然科技部公布了新材料的参数,就肯定不会弄虚作假,更何况,他们还确定投入几百亿字进去成立新的企业。

之后有关超导材料又有了两个重大消息。

两个都是和超导技术有关的应用。

科技部确定了论证两个大项目,一个项目是超导磁悬浮列车项目。

首都的超导磁悬浮列车一直都在不断的论证中,并且已经持续了几年时间,其实这项技术几十年前就有,徳国、日国都曾经投入研究,后来因为牵扯的经费太多,技术难度也太大,相关项目都被放弃了。

现在国内重新确定,论证超导磁悬浮列车项目,自然是因为有了新的材料。

有了超过120k临界温度的超导材料,超导磁悬浮列车的是建造以及维护费用,都会大大降低。

另外一个要论证的项目就是超导储电装置。

这也是新材料的最大应用,甚至可以说是改变能源逻辑的科技项目。

不管是超导磁悬浮列车项目,还是超导储电装置的研究,都需要以新材料的制造为基础。

所以超导材料工业公司受到了更多的关注。

……

西海大学,梅森数实验室。

实验室很多人也在讨论超导新材料,以及未来应用相关的技术。

但是这并没有影响到王浩,他是只是知道了消息,心里稍稍期待了一下,还是正常的工作生活。

最近一段时间,他发现自己对学生的教育工作有些懈怠了。

因为他发现弦理论‘渗透’了进来。

这当然和保罗菲尔·琼斯有关。

现在实验室中研究湮灭理论和量子物理关系的就只有三个人,一个就是保罗菲尔·琼斯,另外就是海伦和陈蒙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