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 加剧内卷的当事人,东港的尴尬以及巅峰的期待(第4/4页)

……

王浩也会关注到舆论上的消息,知道东港大学向自己道歉,他还是感觉心情舒畅了不少。

对于他来说,东港大学真的已经成为了过去式。

他只是关注了一下,随后就继续投入到学习中。

他是在学习。

学习的内容是看一些高深的代数几何研究。

王浩对于数学理论的研究很是着迷,或者说全世界的数学家都是如此,数学理论远比应用有意思的多。

代数几何就是纯理论的内容。

这门学科其中牵扯到了大量虚数的内容,也就导致其很难和应用联系在一起——现实是不存在虚数的。

“数学理论的研究也有限制。”王浩感叹的想着,“最大的限制就是,只有研究没有产出。”

大部分数学研究都是如此。

很多领域的研究都更在乎‘产出’,所以技术性研究能轻易得到经费,研究有成果也可以申报专利,或者直接性提升技术,而理论研究想要申请经费,相对就要困难太多了。

这就是最受限制的地方,也导致很多有天赋的学者,不得不放弃理论的研究而转向其他领域。

代数几何,就是‘人才流失’很严重的领域之一。

很多年轻学者是带着兴趣从事代数几何研究,可因为相关领域难度非常高,想要有成果也是非常困难的,同时和应用几乎没有关联。

这就导致他们很难申请到经费,就连找一份稳定的工作,支持继续研究都不容易。

王浩感叹的思考着,随后就继续学习起来。

周清源找了过来,他推门走进来,直接问道,“王浩,你作报告还是去东港大学,对吧?”

“怎么了?”

王浩带着疑惑反问。

周清源坐了下来,说道,“我听好几个人说,东港大学那边担心你忽然改变主意。”

“那不会。”王浩摇头道,“已经决定了、还宣布了,我肯定不会改变主意的。”

周清源点头道,“学校这边商量好了,到时候,我、栾院长,还有陈院长都和你一起去。”

“陈院长也去?”

周清源笑道,“怎么也给你撑个场面,陈院长再怎么样也是院士。”

“也好。”

“不过,你还是要调整好心态啊。”周清源说着忽然认真起来,“不止是东港大学,这次报告以后,你可就是……”

剩下的话没说,王浩已经明白过来。

凭借《寻找无穷列式数学转换法》的研究,他就已经被公认为进入世界顶级数学家行列。

后来又完成了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再到现在,解决了千禧年数学难题之一的NS方程问题。

这几个成果叠加在一起,说他是世界最顶级的数学家并不为过。

到时候,能与他相提并论的人,一只手都能数的过来。

安德鲁·怀尔斯?

怀尔斯证明了费马猜想,而他完成了同级别的哥德巴赫猜想。

格里戈里·佩雷尔曼?

佩雷尔曼证明了庞加莱猜想,而他完成了同级别的NS方程问题。

其他不同领域的数学家就很难比较了,但毫无疑问的是,他已经登上了数学研究的最高峰。

王浩想想也有些激动。

有些憧憬。

同时,对于NS方程的报告也更加期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