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论遗传对智商的深度影响(第3/3页)

那人顿时对王浩露出了感激。

台下也有不少人对王浩所说的表示认可,有的还支持着鼓起了掌。

王浩心里也有些感叹,他也同样没有出国经历,英语好也只是前身水平高,否则做国际学术会议报告也会受影响。

这是暂时无力改变的地方。

国内举办的国际学术会议,也是要用英语发言的,国际惯例,有超过三个国家的人参加的会议就会用英语发言。

比如,徳国、法国舉行的STACS会议,同样也是用英语做报告。

这次的计算机会议,有超过六百学者都来自国外,评审组中也有三分之一的国外学者,用汉语做报告肯定不实际。

也许未来有一天,国内科技水平远超国外,影响力遍及整个世界,汉语就会取代英语成为国际通用语言,其他国家举办的会议,也都用汉语作报告?

王浩思考着有些憧憬。

……

整整一天时间,王浩都在认真的听报告,上、下午都是准时到场,他坐在位置上动也不动,而多数学者坚持不了一天。

学者们可不像是官员,到了他们不感兴趣的内容,多数都不会认真去听,或者是和其他人小声交流,或者干脆就离开会议厅,到其他会议厅看看内容。

第一排的特邀评审席也一样。

整整一天坚持下来的,就只有王浩一个人而已,怪异的欣顿爷孙只听了两个小时报告就走开了。

远处的其他人也没坚持到最后,尤其到了下午最后一场时间过半时,第一排干脆只剩下王浩一个人,其他都提前离开了。

上台的是个深城大学的博士后讲师,讲了一半发现好多人都离开了,语调都变得很不自信,好在第一排还剩下一个。

等报告做完了以后,作报告的人还特别过来,双手握住王浩的一只手,发自内心的表示了谢意,他觉得王浩肯定是因为礼貌才继续坐着认真听的。

实际上,王浩也没有听的太认真,他会认真的听和自己的研究有关的报告,或者是一些感兴趣的内容。

那些没什么兴趣、不相关、研究没亮点的内容,实在是很难听的下去,但他还是坚持到了最后,就是希望能多了解一些内容,以便对自己的研究有个参照。

可惜,计算机会议大多和数学基础研究无关。

【任务三】

【灵感值:73】

一天增加了‘9’点,数字还是可以接受的,但考虑到和皮特·舒尔兹交谈,就增加了‘7’点灵感值,而听取了一天的报告,才增加了剩下的‘2’点,听报告的效率确实是太低了一些。

王浩出了报告厅,也朝着餐厅的方向走去,路上就碰到了正在水池边悠闲坐着的欣顿爷孙。

海伦叫住了王浩,脸上笑的很欢快,“我和杰弗里打赌,你肯定能坚持到最后,结果我赢了。”

杰弗里郁闷道,“为什么你出来的这么晚,那些报告有什么可听的?”

王浩眼神木讷的说道,“其他人的报告也许会对我的研究很有帮助。”

“什么研究?”

“质数。”

“质数?”

杰弗里站起来,仔细盯着王浩的脸看,好半天才开口,“我刚才还在和海伦说,在样貌上,你也有不错的基因,但现在,我认为,你应该早一点发挥这种基因特长。”

“为什么?”

“你在研究质数,也就是解析数论,对吧?等到了三十岁,你的头发会变得很稀疏,而到了四十岁,头发或许还比不上我。要知道,人的外在样貌,基因确实很重要,但身材和头发一样很重要。”

王浩沉默了好久,思考着开口说了句,“也许我该考虑去植发?”

杰弗里仔细考虑了下,认可的说道,“那就没影响了”,他说着叫起了海伦,准备一起去餐厅吃饭。

王浩看着这对爷孙的行为,考虑着自己应该找个理由离开?

一起吃饭?

和他们长时间接触,思考方式可能会大受影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