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该有人帮我们体面了(第3/4页)

对现在的新闻集团而言,继续拥有福克斯当然非常不错,可是还需要很多年运作才能在美国一枝独秀,真正脱颖而出,但现在在英国,默多克只需要一场血战搞定BBC,他的天空电视网络就能独霸整个欧洲。

毕竟千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他选择先放弃美利坚这块硬骨头,吞下欧洲。

就在新闻集团向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递交出售福克斯电视网络和二十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的申请后,之前还和汤米同仇敌忾的特纳,史蒂夫以及其他三大电视网络负责人,马上各显其能与新闻集团展开了接触。

在之前搞臭默多克的过程中立下首功的汤米,被三大电视网络当成亲密伙伴的汤米,被特纳当成儿子一样看待的汤米,则像被大家遗忘,仿佛自己完全不认识这个青年。

三大电视网络和特纳都清楚福克斯电视网络的价值,那些福克斯制作出来的精彩节目,就像蜜糖一样源源不断的吸引广告商掏钱,他们志在必得,不过非常遗憾,福克斯电视网的核心资产,美利坚七大城市的八间旗舰电视台并没有被三大电视网络其中一家收购,默多克的仇人老特纳更是连接触谈判的机会都没有。

前美国首富约翰·克鲁格动用了他当年把电视资产卖给默多克时商定的优先回购权,以三十五亿现金回购了福克斯电视网络,面对记者采访为何四年前二十五亿卖出,现在又加价十亿回购时,这个德裔老人很风趣的表示,因为自己的孙子喜欢陪自己看福克斯的《辛普森一家》。

福克斯电视网络的原身本就是他创建的,只不过后来自己的投资重心从传媒转移到实业,才把这部分资产卖给了默多克,转而去经营美国和东欧,独联体的通信电缆光缆生意,理由是他更看好已经到来的互联网时代,但现在回购也正常,毕竟互联网虽然已经到来,但还远远没有进入到大众生活之中。

福克斯电影公司最终则由总裁巴里·迪勒牵头,由哥伦比亚影业的大股东恩特斯,石油业大亨马克·里奇,法国维旺迪传媒大股东雅尼克出资联合收购,收购总额为9亿美元,巴里·迪勒继续出任二十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总裁,推动现有电影项目继续制作。

三大电视网络和特纳,汤米针对默多克的丑闻攻势,就像是一场闹剧,默多克最终的确因为财务危机被赶出美国影视业,可是却带走了十四亿现金,而陪着汤米上蹿下跳的所有人,却最终和汤米一样,一无所获。

“远在法国的维旺迪集团为什么会跳出来参与好莱坞电影公司的收购!”

“该死的约翰·克鲁格!他之前就说过对电视没兴趣,他选择押注互联网!可是现在这个老家伙又杀了回来?就因为他孙子喜欢辛普森?”

明明两块肥肉就在嘴边,却没能吃进肚内的好莱坞大亨和三大电视网络老板,只能愤怒的咆哮,咆哮之后却又庆幸,虽然一无所获,但总比汤米·霍克那家伙幸运,那家伙不仅一无所获,还被默多克找上了麻烦。

因为默多克只赚了十四亿就败走之后,他旗下的《华盛顿邮报》《纽约邮报》《华盛顿先驱报》《华尔街日报》等等美国报纸迅速爆出一份KeyBank的调查报告,这份调查报告由四名财经记者历时数月,隐姓埋名渗透进入KeyBank深入了解之后完成,期间还受到了很多阻力,包括KeyBank高层直接让财经电视大佬沃尔夫·塔克解雇了他们。

但好在四名记者拥有不屈和坚持真相的美国精神,他们坚持公开这次调查,这才把这份调查报告公之于众,调查显示,KeyBank这间信用社制度银行涉嫌不做任何征信调查,大肆向低收入群体放高利贷,且怂恿这些贷款者去从事违法犯罪活动。而且在海外,KeyBank还涉嫌与国际粮商勾结,逼迫饥荒发生国最终为高昂的粮价买单,还涉嫌行贿他国官员,允许那些国家在隐瞒国民的情况下,把优质资产抵押给KeyBank,再由KeyBank转卖获利。

报告中甚至点名了KeyBank的拥有者身份,汤米·霍克和他代表的计算机业新兴富豪群体,斯蒂芬·宾恩和他代表的加州银行家团体,吉姆·曼兹和他代表的美国政客团体,以及本杰明·罗森和他代表的华尔街团体。

这份调查报告几乎是无缝衔接的取代了之前默多克涉嫌通共的丑闻,成为美国民众关注的新八卦,KeyBank,一家提供贷款支持穷人贩卖毒榀创业的银行?坦白说,报告出炉前一周,很多刚刚才获悉这条门路的穷鬼们让KeyBank的小额贷款业务比之前反而攀升了不少,这还要多谢默多克那些报纸的免费宣传。

这一次,总统大人没有继续选择沉默,他在记者追问时表示,会推动联邦司法机构对KeyBank展开必要的调查,如果真的涉及报告中那些违法行为,一定会把违法者送进他们该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