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言出必行,美好品德(第3/4页)

而汤米如今上门追讨到期债务,后果是为了引起连锁反应,默多克除了汤米通过十几家加州银行持有的近五亿美元短期债务,还有另外一百多家银行分别持有的近四十亿美元债务,大部分都是短期债务,这是默多克因为贪婪犯下的大错,他本来希望等短期债务利率下降时再把这些短期债务转为长期债务,占占银行的便宜。

但现在,随着日本资金撤离,资本转为保守,所有贷款利率一定急剧提高,而且转为长期债务的过程恐怕也不会再像之前一样轻松,简单来说就是,债主现在更希望借钱的人及时还钱保证本金在手,不再贪图那点儿利息。

如果默多克选择发行新股或者出售股票筹措资金还债,四十亿债务需要发行的新股数量和出售的股票比例都将是天文数字,大到足够让默多克家族失去对新闻集团的控股权,默多克绝对不可能接受这个选项,这个帝国必须是他的,他不会退位。

如果默多克选择启动债务重组谈判,意味着他需要找到足够强力,借给他贷款最多,同时资金雄厚的债权人出面组建一个委员会,完成新闻集团所有子公司资产评估报告对外公开,准备重组新闻集团,最主要是说服一百多家债主,允许新闻集团债务延期,目前来看,花旗银行是唯一选择,而且花旗银行肯定也会替默多克出面推动债务重组,毕竟它借给了默多克十一亿,是最大的债主。

但这一条也不可能实现,因为不管其他人是不是同意,汤米持有的四亿绝对不会同意延期,除非替默多克出头的花旗银行愿意以足够高的价格吃下汤米持有的债务,让汤米满意离场,但花旗银行再有钱也不会满足汤米的胃口,因为口子一开,喂饱了汤米,其他债主马上就会蜂拥而上,更加不可能选择债务延期。

只剩下最后两条路,一,默多克宣布无法偿还到期债务,新闻集团破产清算,二,默多克出售部分旗下优质资产筹措资金度过本次难关。

这些想法是本杰明·罗森此时随着事态发展逐渐清晰看到的,但问题是,他作为在华尔街工作半生的资本家,到现在才看清楚,而对面的汤米·霍克,从几年前就开始围绕这两个结局来展开布置。

要知道,这里面最关键的一点是,日本财团的资本东移,几年前日本人可还在嚣张的宣布买下整个西半球呢,最敏锐的金融专家都不会相信日本资金能抽离的如此干脆,从美国,从澳大利亚,从荷兰,从英国抽离,一股脑涌入中国。

就算几周之前都没人敢如此判断,因为美国刚刚教训了日本人,帮他们换上了一个更听话的首相!

可是现在日本给出了答案,显然,首相更听话不代表日本资金也愿意听美国人的话。

澳大利亚是默多克的基本盘,他不可能出售故乡的资产,因为澳大利亚除了报纸,还有很多优质矿产也被他持有,英国的资产更加不可能,那份基业是默多克驾驭英国政客的工具,失去了那些他就无法继续在欧洲扩张,更何况用天空电视网络统治欧洲的野心还在烧灼着他。

只有美国资产是他最好的选择,福克斯电视网络和福克斯电影公司的影视资产,《华盛顿邮报》和《纽约邮报》的报社资产,随便出售哪一组,都足够能让他度过这关。

因为默多克新闻集团还没有在美国形成真正的一手遮天,还无法像他在澳大利亚和英国那样,彻底用传媒来掌控政治人物的命运,对默多克而言,他可以舍弃掉这部分,像毒蛇一样退回安全的洞穴,慢慢寻找下一次登陆美利坚的机会。

澳大利亚和英国,就是他的洞穴。

问题是虽然无论默多克出售福克斯和邮报哪一组,都足够让他度过这次的难关,可无论出售哪一组,汤米·霍克也都已经做好了准备工作。

他名下有电视网络,斯蒂芬名下有电影公司,这让他们能从容的加入瓜分福克斯的盛宴,同时SSD的泰德拥有《华盛顿星报》,如果默多克选择出售两大知名报纸,泰德能加入收购报纸的谈判,无论默多克卖哪部分资产,他都要准备接盘。

几年前,这个小子对自己说他要吞下福克斯时,本杰明把它当成一个骄傲的年轻人开的小玩笑。

现在,眼前发生的一切告诉他,汤米·霍克这个小子,把不可能的玩笑变成了现实。

“默多克一定非常讨厌我,我连他的面都没见过,就粗鲁的给了他重重一拳,他一定觉得我这个乡下来的野蛮小子是个混蛋。”汤米把扭好的魔方放回去,拿起香烟点了一支继续说道:

“但他比我更不堪,他来自澳大利亚的乡下。”

“我觉得他讨厌你的后果是,就算要变卖资产也不会卖给你,那些美国大亨现在和你同仇敌忾,到时会第一时间甩掉……Oh My God……”本杰明本来想要随口提醒汤米一句,虽然他觉得汤米应该已经考虑到了这个问题,他只是下意识的行为,可是等他说出一半时,突然停顿,灰蓝的眼眸紧紧锁住汤米·霍克那张云淡风轻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