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饵(第2/3页)

“你希望我找个什么理由羞辱他们?”舍恩菲尔德是汤米的天使投资人本杰明·罗森出面帮VOX聘请来的总裁,德裔犹太人,之前创办了美利坚独立电视新闻协会,通过协会来向美利坚所有独立电视台提供汇总的新闻报道,搭建起VOX的沃尔夫·塔克之所以能毫无怨言的让位,除了汤米允诺让他去担任财经新闻网的负责人之外,这个犹太佬的人脉与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

汤米坏笑着说道:“随便找个理由吧,比如我不能看到澳大利亚乡下人,不知道为什么,一看到澳大利亚乡下人,我的下面就不舒服,总觉得有种要被传染上梅毒的可能。”

挂掉电话,汤米拨通苏珊的号码:“之前让你安排的混血黑妞提告,第一轮是不是该因为证据不足败诉了?”

“是的。”苏珊说道:“输的很彻底,为了保证输掉,很多证人和证物,在迪莉亚的建议下都没有放出来。”

汤米满意地说道:“很好,让那个黑妞演技最好在线,因为接下来是她这辈子的高光时刻,我要让所有人都知道,有个美国黑人明星被澳大利人的电影公司高管强暴过,却只能无奈败诉,后续迪莉亚以及你陪她的上诉,都将全程被追踪报道。”

随后的几天,VOX电视网播放了VOX英国分公司制作的纪录片《十三个月之后》,纪录片走访拍摄了1986年英国沃平罢工失败,最终失业的六千名印刷工会成员中的典型代表,还原了1986年他们的悲惨遭遇。

纪录片的大致内容就是,默多克希望在伦敦沃平建造一处新的印刷工厂,为旗下《太阳报》《世界新闻报》引入更为先进的计算机制版印刷技术,提升印刷效率,可是一旦新的工厂完工,之前的传统印刷工人就会被大规模裁员,大致需要裁撤六千人左右,所以在新工厂建造完工之前,最重要的是不能走漏风声,避免印刷工会提前知道后找麻烦,阻拦新工厂的建造。

所以默多克想到了一个好主意,他主动联络印刷工会,表示公司准备创办一份名为《伦敦邮报》的新报纸,市场前景非常好,为此还要在沃平建造一处新的印刷工厂,建成之后能增加非常多的印刷工作岗位。

英国印刷工会可能因为百多年来的战绩过于彪炳,也可能工会领袖被默多克提前收买,总之,它没意识到有资本家居然敢明目张胆的欺骗自己,所以信以为真,结果直到新工厂完工投入生产,工人们也没有得到进去工作的机会,只得到了一个残酷的真相,那就是根本没有默多克许诺的新报纸《伦敦邮报》,你们被骗了。

沃平印刷工厂完工第二天,《太阳报》就把总部搬了过去,第三天默多克就宣布大规模裁员,印刷工会随即开始罢工示威,可是他们不明白,时代变了,如今已经是电脑时代,工人们以为他们罢工,报纸就无法准时发售的天真想法彻底落空,早在工厂建造的同时,默多克就已经培训了一批没有加入印刷工会的新人,教那些员工如何使用电脑排版印刷。

而且,当罢工的工人绝望的试图用人墙阻挡分发报纸的货车驶出工厂时,默多克在英国的政治盟友撒切尔夫人调动了大半个伦敦的警察和军队驱赶罢工的工人,甚至发生了流血事件,而这一切,在英国几乎没有什么见报的机会,因为发声渠道几乎都已经被默多克把持,最终,印刷工会只能屈辱的宣布,坚持了十三个月的罢工彻底失败,六千个印刷工人最终接受了被裁员的残酷命运。

如果说之前各大电视网和报纸在评论默多克在大学时期信仰共产主义时,还是用戏谑的口吻,那么这个由VOX电视网不计成本在英国走访拍摄的记录片播出之后,新闻评论马上都变得严肃起来,因为这本来就是一个严肃到让人忍不住思考的问题,默多克这个澳大利亚人既然可能欺骗英国工会,那为什么不可能欺骗美国工会?

更可怕的是,纪录片用真实的数据告诉观众,英国沃平罢工长达十三个月的时间内,英国各个报纸关于罢工的报道几乎屈指可数,BBC新闻也很可能在得到某些大人物的授意下,尽量减少了相关报道,而且罢工现场的视频资料更是少得可怜,这显然是默多克的能量,他控制了英国媒体,能让英国媒体学会何时闭嘴,那么,如果让这个澳大利亚人在美国发展壮大,他会不会让美国的媒体也学会闭嘴?

VOX新闻网一连串的报道让哪怕反应迟钝的人都察觉到,汤米在找默多克的麻烦,可是就在大家都觉得汤米会丢出更猛的料时,突然画风一转,BT电视网开始播出好莱坞黑人女演员特里西娅·奥尼尔提告二十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高管对她XQ,最终因证据不足而败诉的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