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第2/3页)

师远道眼含无奈,缓缓点了下头。

江夫人推门出去,迎上蝉鬓:“我去看看二娘子。”

弦月钩住屋脊之上无声蛰伏的鸱吻,半片银晖沿着瓦檐的斜坡,似水银般纷纷滚落。

正是疏柳横窗,庭院中的瓣瓣早春绿梅,沁着清宜的芳香,含而未吐。

江夫人穿过长廊,步向尽头宫灯掩映之下,身形消瘦单薄,似比廊外绿柳还要可怜的少女。

但走近之际,江夫人的目光落在了师暄妍的肩上。

她身上搭了一件玉白色的狐绒氅衣,宽大垂地,锦纹烂漫,是男子式样。

思及丈夫先前说的话,江夫人的眼睑直痉挛。

“般般。今日未参加太子冠礼,你去了哪儿?”

她唤了一声,尽可能温柔,含笑走上前去。

师暄妍眉睫微低,鼻端小声地吸着气,像是不耐霜寒所致,被江夫人亲切关爱地一问候,便红了鼻翼。宫灯一照,漂出少女眸中柔亮的水色。

看得江夫人颇为吃惊。但有夫君之言,和手足之信在前,江夫人只能相信,这不过是一种伪装罢了。

师暄妍向母亲福了福身子,轻声道:“般般出去走了走,可是不知怎的,天色黑下来,我就迷了路,还扭伤了脚。恰好碰到有人打猎,寻了过来。”

她知晓自己身上的锦裘刺了母亲的眼,忙将氅衣自肩上脱下,蝉鬓眼尖上去拿着。

江夫人目光落在蝉鬓身上的那身氅衣。

“像是羽林卫的。”

师暄妍怕母亲怪罪,神色怯怯,一双软眸中水雾漫涌,像是隔着水岸觑一枝桃花,单是看着,便似无害,让人心生怜意。

“般般不知晓什么羽林卫,那郎君生得高大,年纪与般般相仿,他看我身上未着披氅,怕我冷,所以借了女儿一身,把女儿送回来了。”

若果真是如此,也算不得大事。

如今正逢太子及冠,离宫里本就男女混杂,长安子弟,也时与贵女有所往来,只要不逾矩,不坏了声誉,都是被默许的。

但这氅衣无论是谁的,是断乎不能留下的,江夫人把师暄妍说的话略忖度思索,不禁喃喃道:“难道是封墨?”

亲勋翊卫羽林中郎将之子封墨。

听说此次大猎盛会之上,此子箭无虚发,傲视群雄,一举夺下魁首,受到了圣人赏识。

师暄妍也怔了怔,指尖扣住氅衣柔顺温暖的狐毛,默然想,难道,你就是封墨么。

那个和我一样,苦命的,从小就不得父母关照的,被送到外地去寄养的孩子。

江夫人也拿不准,对蝉鬓道:“明日,你将这身氅衣送还羽林卫,说是感激照顾了二娘子。”

遮掩,恐怕遮掩不住,索性就大方一些,还不落人口实。

蝉鬓应允,捧住这身名贵的氅衣,先行退下。

师暄妍也向母亲问了晚安,请辞离去。

少女步履端庄,举止得宜,静若幽兰,不论是否矫饰,她在江家看来都是受到了良好的教养的,弟弟弟妹对她视若己出,并未苛待过她。

江夫人心里的最后一丝侥幸,终于也不攻自破。

夜雾涌动,初春带着潮意的凉风蓦然卷上回廊,吹开少女身上轻薄的绡裙。

江夫人忽地视线一定。

少女藕丝褐团花银线纹裙摆底下,赫然只着了一只绣花履,另一只脚只着雪白罗袜点在地面。

她似是不知,又或是故作从容,适才在自己面前,一丝破绽也不露。

这女孩儿才十七岁,究竟是有多心思深沉啊!

她竟又与男人出去私会!

江夫人的手狠狠地一抖,她捂住了几乎要控制不住嘶吼的嘴唇,无声地望着,直到师暄妍纤细姣好的身影,消失在了淡月笼罩下的廊腰尽头。

*

原来他就是封墨。

师暄妍想,怪不得,他们曾在洛阳初逢,他也会关心圣人的罪己诏,和派出去接回当年那些婴孩的车马。

不过他的境况显然是比她要好上许多,至少他在洛阳有自己的宅邸,不受人辖制。

师暄妍闭上眼,仿佛都还能看到舅舅那张贴了肥膘的大脸,热气熏天地往她怀里凑:“般般,你跟舅舅一起睡好不好?”

那天,她拿了一块墨砚,狠狠地打破了江拯的头。

惊慌失措的少女,望着满头是血的舅舅,吓得身子发抖。

江拯抹了一脑门的血,鱼目般的眼睛凸出,接着,他气急败坏,一记耳光抽在少女的脸颊上:“当了婊.子你还想立牌坊?你不想和我睡觉,还勾引我?”

她、她哪有勾引他。

江拯把这话说给妻子听,他的夫人听说她勾引自己丈夫,便把她打了一顿,关进了柴房。

冬月十五的洛阳大雨瓢泼,破天荒地打了雷,仿佛是上天降怒。

师暄妍是从柴房逃走的。

他们说,她勾引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