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往事(第2/3页)

“除了这个,还有没有别的想法?”

傅朝瑜脸一红,有点不好意思:“其实弟子也是想着这事儿若能办成,往后说不定能再进宫看看外甥。”

王纪美替他心酸。他这弟子亲缘浅,也就只有宫里那位小皇子一个亲人了。五殿下他昨儿也见过,跟着傅朝瑜到处乖乖喊人,聪明伶俐又分外可怜,怪不得自家弟子时时念着想着。

王纪美最终将两篇文章都留下来了。

傅朝瑜又掐着点跑去学堂上课。

今儿出奇,没上课前竟有好几个出身不错的监生跑到他这儿来,期期艾艾地问傅朝瑜,倘使下回做事能不能带着他们一起。

昨儿傅朝瑜再次成为京城家长圈中的风云人物、父母口中“别人家的孩子”。那般大场面,便是有阅历的官员也未必能坦然自若主持场子,偏偏傅朝瑜面对身份地位远高于他的竟能毫不露怯,还能在两方不和的前提下成功安抚众人。

此等心性,本就非常人能比。

家长们回去后少不得又要拿傅朝瑜跟自家孩子比较比较了,越比越心塞,两者差距犹如云泥之别,硬要比,无异于自取其辱。

这教育得多了,总能激发出一些从前没有过的羞耻心来。原来监生们浑浑噩噩过日子也就罢了,可是瞧见杨毅恬都能跟着助教身后迎来送往,他们心里便有了别的念头,总想做点儿什么,否则总不能一直混日子吧。

傅朝瑜高高兴兴地记下了每个人的名字,若回头图书馆能建起来,这些人就是免费的劳力!

不用白不用。

安阳侯世子眼睛一亮:“你答应了?”

“放心吧,有活儿少不了你们的。”傅朝瑜保证。

众人顿时觉得傅朝瑜太好说话了,也为当初ʟᴇxɪ瞧不上他而自我唾弃。看看人家多乐于助人,自己学习好就算了,还愿意体恤学习不好的,活该他出名!

这事儿传到别的班,又有好些人蠢蠢欲动,打算跟着傅朝瑜一块儿行事。

安阳侯世子直到回到座位上还在感叹:“傅怀瑾真是个好人呐。”

杨毅恬使劲点头:“我早你说了,只是你一直不信。”

“现在信了,往后咱们跟定傅怀瑾了。”

杜宁默默远离了他们,结果扯着屁股再次疼得叫出了声。昨儿也不知道他父亲发了什么疯,到家之后就嚷嚷着他欺负了三皇子,劈头盖脸就是一顿揍。

杜宁都快要冤枉死了,他总觉得自己最近倒霉,不是在挨打就是在挨打的路上,也不知犯了什么冲……

不止国子监的学生这场辩论赛的影响,如今京城内外都在热议这场别开生面的辩论赛,就连朝堂上也就文武之争再次掀起讨论,除了傅朝瑜那番“求同存异”的论调被广为流传开,成为朝堂调节矛盾的金科玉律,参加辩论的众人不论输赢也都受到了莫大的关注。

拥文派与拥武派确实不会因为一场比赛就改变想法,他们只觉得台上的人说中了自己的心声,辩得慷慨激扬,大快人心。甚至准备去国子监问问还有没有下一场。若有,他们愿意上台辩论!

孙明达并未直接拒绝。

经历一次大朝会激情廷辩的孙明达算是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国子监的影响了。国子监虽然没有太大的实权,但若是愿意做事儿的话,真的可以影响舆论,进而影响朝政!

这一刻,孙大人内心涌现了万丈豪情。扩大国子监的影响力,这不就是他苦苦追求的吗,如今终于有了结果也算是苦尽甘来了。孙明达不得不承认先前是他狭隘了,插班又如何,商贾出身又如何,只要能做实事出身并不是问题。

只可惜他与傅朝瑜关系僵硬,傅朝瑜这厮也是个小心眼儿的,有什么事宁肯找他先生,也绝不肯对自己说半句。

真记仇啊,果然跟王纪美如出一辙。

心情澎湃之下,孙明达看到王纪美送来的两篇文章后,没怎么深思便同意了。

王纪美还颇为惊讶,毕竟先前他家弟子提什么意见,孙明达都得臭着脸摆好一阵谱,这回竟如此开明。

孙明达知道王纪美这个老东西在想什么,只是他这会儿高兴,王纪美的这点猜测他无所谓。经过这几次的事,孙明达已对傅朝瑜刮目相看,这人不仅才学兼备,还气运过人,凡是他想做的事总能做成。一时如此是幸运,一直如此便是有大造化了,兴许他们国子监还能出个大人物。

傅朝瑜一心为国子监着想,若他总还记着从前的恩怨,岂不是太狭隘了?

在弘扬国子监声威一事上,他与傅朝瑜并无分歧。

文刊一事好办,但是图书馆这事儿孙明达还得决定进宫禀报一番的。

孙明达对此事格外看重,这事儿若是办好,不仅民间对国子监的印象会彻底拔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