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红尘多有不平事(第2/3页)

张彪已是第二次熬煮,熟门熟路,一口口吞下,便立稳身形,在院中站桩。

药劲不小,必须行功炼化。

他先是站混元桩半个时辰,双掌贴腹,随着呼吸吐纳,顺时针缓缓旋转。

没一会儿,肚子中便咕咕作响,好似装了个小蛤蟆,身上皮肤也渐渐发红,汗液蒸腾,头顶冒着热气。

张彪只觉自己如同置身火炉,双目发赤,就连鼻中气息,都带着股灼热疼痛。

他双目一瞪,摆了个起手势,便演练起了家传武学《追魂手》。

拳为阳,拧身旋腰如锤击……

掌为阴,正反勾手似牵魂……

脚踏子午连环步,时而挺身下劈,如金刚伏魔,时而虚步奔腾,宛如灵兔……

一时间,院内尘土飞扬,只能看到一道影子,拳风鼓荡,呼呼作响。

半晌,张彪才停下身形,太阳穴憋胀,双目精光四射,几个呼吸才慢慢收敛。

他看了看双手,脸上露出微笑。

这段时间,《三阳经》虽还未修炼出气感,但气血旺盛已见成效。

若此刻与人缠斗,恐怕数百招也不会脱力。

不仅如此,精气神也更加旺盛。

他这些天已经实验过。

若用灵视之眼查看普通物品,之前超过五六次,便会感到精神疲惫。

若是黄级一品,也就是两次。

并非不能继续,而是一旦使用过度,便会昏昏沉沉,脑子不清醒,遇到危险也无法应对。

而修炼《三阳经》后,仅仅数日,使用次数便有所增加,探查凡俗之物,七八次也不成问题。

再探查黄级二品的东西,绝不会像上次一般晕过去。

想到这儿,张彪又来到灶台前,灵视之眼运转,看下剩下的药汤。

八珍气血汤(凡)

1:炼气期药膳,大补气血,基础药方。

2:材质低下,功效不足……

3:炼丹师们穿行于荒山大泽,尝草试毒,追寻传闻中的不死神药,但又有几人能够成功?

看完后,张彪有些遗憾。

这八珍气血汤,是《三阳经》中最低等的药汤,原本要用些上了年份的灵药。

虎骨和鸡汤的品质,也是越高越好。

用普通药材替代,根本入不了品。

但即便如此,消耗也颇为惊人。

一次熬制药汤,需要花费十两银子。

这样下去,恐怕几个月就会成为穷光蛋。

怪不得说,财侣法地。

修行这玩意儿,真不是普通人能玩得起。

看来,还要找个弄钱的路子……

正在思索间,张彪忽然眼神微动,望向院外。

他现在状态极佳,耳聪目明。

即便院门紧闭,也听到外面脚步声。

磨磨蹭蹭,犹豫不定。

马上就要入夜,是谁还来打扰?

张彪眉头微皱,阔步而行,打开院门。

看到来人后,顿时脸色一僵。

来者是个老妪,青布袍子打满了补丁,身形佝偻,满头银发,脸上全是皱纹。

她背着面口袋,看到张彪后连忙放下。

打开袋子,里面满满当当全是黑长的菰米。

老妪脸色苍白,声音有些局促,“张……张捕头,菰米熟了,老身去采了些给你送过来。”

张彪叹了口气,“吴阿婆,快进来吧。”

“不了,不了。”

老妪颤颤巍巍摆手,随后望着张彪,眼中既有畏惧,亦有期盼,“张捕头,那凶手什么时候问斩啊?”

这便是他被勒令休养的原因。

此人叫吴阿婆,玉京城外庄户人家,月前老伴与儿子进城卖柴,几日不归,找到时已是残破尸骸。

案子没一点难度,知晓者众多。

杀人者乃京城一坊间恶棍,名叫萧三。

他要用半尺麻布,换人家一车薪柴。

吴老汉和儿子自然不愿意,争执中,被这醉酒的萧三当街杀人,用刀抹了脖子。

原本只是小事,杀人偿命,一个恶棍而已,抓住了秋后问斩便是。

麻烦的是,这萧三乃李府管事侄子。

这李家人仗着李贵人威风,在京中横行霸道,没少惹事。

有言官看不惯,当庭斥责,但皇上装聋作哑,不仅没扳倒李家人,言官随后也遭人诬陷进了大狱。

这案子京兆府不想办,大理寺装看不见,左推右推到了六扇门。

张彪上门要人,谁知那门房斜眼一瞥,根本不理会,还多番嘲讽,当时差点发生冲突。

他也是怒火上头,用了些江湖手段,将那萧三诱骗出来,在李府门口当场抓捕。

这下子,算是得罪了权贵。

他如今休假,实则是避风头。

听到吴阿婆询问,张彪沉思了一下,“此案人证物证确凿,刑部核查,秋后便会问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