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第2/4页)

由于马掌柜只是沙州的大掌柜,并不能完全代表如意坊,于是两边只是签了一个临时书契。上面的签订人是马掌柜与云舒身边的亲卫盛光。

至于正式的契约,还得如意坊总部派人来,才能签。

临时书契,一式两份,两人分别收好。

到了这一步,马掌柜也心安了不少。即使这单生意东家那边不同意,但他拿到一月一百套的酒具,凭他的能力也是不愁卖的。

这一套酒具,连同一半的定金当场就付了。

马掌柜直到付完三万两,才敢触碰这套酒杯酒壶。

他拿起其中一只酒杯,仔细观赏,忍不住夸道:“居然能做成如此薄的杯子。”他光是想就知道红色的葡萄液倒入透明的酒杯当中,该有多好看了。

“咦,这是什么?”马掌柜突然在酒杯底下发现了刻字。

那是一个篆体的“西”字。

云舒道:“西璃坊的西。”

在杯子做成之前,云舒特地找边老,让他老人家给西璃坊题字。

“西璃坊的西?”

云舒点头,“这是西璃坊的商标。每一只西璃坊出来的物品上,都有这个商标。”

马掌柜第一次知道商标这个词,简直大开眼界。

“那岂不是说,以后只要看到带这个字的东西,就说明是从西璃坊出来的?”

云舒点头。

没人仿制的话,那就是独此一家了。

他这也是为了给西璃坊打广告。

当西璃坊的酒具在大雍打开了市场,后续再推出带有“西”字的其他玻璃制品,也能更好地被大家接受。

马掌柜心道:这个也要写在信里,传给东家知晓。

随后,马掌柜小心翼翼地将酒壶酒杯收起来,告辞离开了酒楼。走的时候,马掌柜还万分庆幸,幸亏没把这单生意推到了慎独轩那里,不然被人知道了,他这张老脸也要没处搁了。

而马掌柜刚离开不久,云舒就掏出了一只盒子,递给身边的亲卫。

这盒子,与之前萧谨行拿给刘经义的那只,一模一样。

萧谨行吃东西的手一顿,“你不是跟我说只做了一件吗?”

云舒理直气壮道:“每个款式只做了一件。”

萧谨行:“……”

那他之前还跟刘经义说“世上只此一件”,岂不是在打脸?

亲卫接过盒子后,云舒对他说道:

“你带着这个去凉州找慎独轩的掌柜,可以向他们透露,如意坊已经买了西璃坊的玻璃物件。很快玻璃就要在京都掀起新的风潮,问他们想不想要搭一波车。

唯一的前提条件,让他们来西州开店。”

这位亲卫名叫盛光,也是云舒从几千名亲卫里特意挑出来的。

人机灵,对自己也忠心。

盛光立即应下,转头就去准备出发要用的东西。从沙州去凉州,倒是比从西州出发,省了一段路程。

直到盛光离开,萧谨行才说道:“西璃坊到底是什么?”

云舒这才想起,还没跟萧谨行说过,于是道:

“西州玻璃坊,我懒得起名字,索性就叫西璃坊了。”

玻璃坊的事情,云舒此前一直是秘密进行的。别人并不知道里面在烧玻璃,只以为与砖瓦窑差不多。

就是光见到烧,却不出青砖,让人有点费解。

听到云舒的解释,萧谨行才知道,这玻璃制品居然真的不是玉石,而是烧出来的。

至于所用材料,云舒自然还是保密的。玻璃坊的工作人员也是严格监控的,所有人都签了契约。

毕竟玻璃的原料真的很容易获得。

萧谨行想了想,实在是没见过云舒弄过什么特别稀奇的东西,况且西州也没什么特别值钱的东西,于是问道:

“那这么说,玻璃岂不是很便宜。”

云舒点头,“不过这是技术活,人工比较值钱。”

他现在不能大批量制玻璃器皿,也是因为会吹制法的人太少。也就是笔杆这样的,可以用模具大批量做。

萧谨行还有一个好奇的点,“你为什么一定要让他们来西州开店?”不管是如意坊,还是慎独轩,云舒的第一个要求都是要来西州开店。

云舒叹气,“只能靠外部拉动一下经济了。”

“可是西州也没什么人能买得起他们的东西啊,就算他们因为玻璃坊的关系,来西州开店,但是对普通西州百姓来说,也没什么利处。”

萧谨行这话也没有毛病,毕竟如意坊和慎独轩的东西,都不便宜,并不适合普通老百姓。

云舒却道:“现在买不起,不代表以后买不起,况且,也不指望他们将东西卖给普通百姓……”

然而具体的打算,云舒却没有再说。

因为刘经义那边已经摆了宴,差人过来请云舒入席。

昨晚是三人的小聚,而且事情已经办妥,今天就是为了给云舒面子,让外人知道自己并没有慢待了夏王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