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节 转轮,礼物,以及不善言辞(第2/3页)

首领和士兵的区别就在于此,也难怪那位段瑞先生是个小兵甚至没有同伴协助他。这或许也可以视作是某种重视,但也不是不能换个视角看法。

无所谓,怎样都好。

姜玉轻盈地落在转轮王的残骸上,所有死去鬼怪所崩散开来的纯净能量都在共振之力的驱使下宛若漩涡奔流一样汇集向他。某种微妙的满盈感随即浮现在他的心底,他意识到自己吞噬的区域和个体已然抵达了某个阈值,如果没有特殊的高级素材介入,那么接下来自己就算汲取再多的能量,也只能够单纯地将储备量增加。

明白了,这是要突破升星了。姜玉抬起手,轻轻地碰了碰自己的太阳穴——这个动作却是将那些参战普通人们吓得不轻——总之是压制了一下自己那没来由发作的手游脑。

现在不该关注这种事。

就如同现在不应该去和基地的幸存者们对话,而是应当等他们主动过来打开话题一样——姜玉在刚刚的确有一瞬间想要主动开口,但立刻某种思维中残存的本能就阻止了他。

【你的话术,交际能力,只能够用悲剧来形容,只要开口,不造成误会就是情况最佳。】

【为了防止对方做出什么不理智的决策,抑或者某些其它的极端情况。你最好还是少说话,少表露出情绪,只做判断和决定就好。】

他的本能是这么对他说的——这是一个抽象的感知,而不是真的有另一个自我在和他对话——而他决定相信自己的本能,正好,他也有一些其它的想要关注的地方。

一枚转轮浮现在他面前——那看上去像是佛教风格的仪式器具,华丽而庄严,内中寄宿着规模相当可观的庞大能量。

天生武器,这是他见过的,或者说他所注视过的第三件了。第一件是马面的钢叉,第二件是孟婆的汤碗,而这第三件,便是阎罗的转轮。

转轮王的确是王——它最初是印度教神话中的圣王,被佛教所吸纳。而当佛教在印度本土被殴打得满头是包不得不转战他方之时,转轮王的概念也流转到了东亚各方。

唐朝皇帝基本都被称作转轮王。其中武则天更是将‘金轮’纳入了自己的尊号,始终没有换掉。阎罗十王中的‘转轮王’严格来说是顶着这个称号的个体中地位比较低下的那一种。但天生武器源自于概念和历史的倾注,其作为孕育载体的鬼怪……其自身的位格到算不上是重大的影响参数。

——感觉像是一件防御用的宝物。

姜玉的指尖碰触转轮,他能够在这枚天生武器中注入超过三千单位的能量读数。他确认这枚转轮也有着和‘忘乡’类似的名字,而它的真名是……

——‘忉利天’

心中低语,金色的宝轮微微鸣动。更多的信息涌入姜玉的内心,他知道只要将这枚宝轮激活,则哪怕不解放其真名,也可提供宛若界域隔断一般的强大被动防御力。而若是解放其真名,更是可以将所有吸收的伤害尽数收束转化,汇合宝轮本身的威能,化作强大攻击。

适合送礼。

脑海中依稀浮现出一个人影,她的背后就应该挂着一枚宝轮。她给姜玉一种亲切熟悉的感觉,而她的名姓是……

——想不起来。

记忆的阻断在某些领域特别坚韧,这个名字显然便是其中之一。但姜玉推断得出这个名字的主人应当就是自己先前所牵挂的,那被自己所守护着的,有着‘眼’的定位的女性。而自己这次应当是保护好了她,但为她准备更好的防御道具也是应有之理。

——等解决完这里的事情后,如果能够带上这枚宝轮。就把它作为礼物送出去吧。

——不过首先,我应当先熟悉一下这件宝物的性质并掌握各项关键细节。

他的脑子有一个想法。关于这些鬼怪,关于构成鬼怪的三项要素,关于天生武器的原理和那被称作灵魂战甲的事物的设计结构,他有将它们融为一炉,化鬼怪为生产力的计划念头。不过在那之前,还是先……

手指的末端划过轮边,一圈天生的符文在轮体上浮现。姜玉已然找到了一个合适的使用方向,而接下来需要做的便是力量的收束和释放。

或者说,给那群忐忑不安,但却有许多事情迫在眉睫的幸存者们,一个搭话的空间。

“唤汝真名,忉利……”他将最后一个音拉得稍长了一点。

“请等一下!这位……先生。”幸存者们终于找到了搭话的介入口,而完全不出预料的,开口的是那位拉小提琴的女性。她似乎有一定的洁癖,明明是死人灵体,也要在开口前抹去自己身上的灰尘,将防护用的装甲以常服的方式显现。

看上去像是和姜玉差不多类型的替身……都是同样的不善言辞,但却处于关键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