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3章 一张好牌(第3/4页)

魏涛也没想到自己的舆论战,仅仅是开始,就不再需要他去做任何干涉,强大的网友们让整个世界都变得热闹起来。他也没想到,黄三石给他打了电话,表示自己想要拍摄学生升学几个家庭的故事,打算是小学初中高中,反应三个不同阶段。

松江一高中附近你的楼盘模式,非常契合我们对于高考命题故事的背景设定,我们的编剧到松江采风,根据你的楼盘写出了故事更多的内容,我们准备小区、学校等一些外景,到松江拍摄……

呃。

魏涛知道那部电视剧,虽说有那么点不接地气,但表露出来的问题却是实打实的,也是很多高三家长都遇到过的。

《小欢喜》,春风中学。

没想到啊,这算是本末倒置吗?算是你借给我、我还给你的不同时空债务关系完结吗?

魏涛一个电话,一切问题沟通完毕,听闻有剧组来拍戏,在假期在学校内进行一些拍摄,学校也乐意,甚至还愿意发动一些高一高二的学生,在假期偶尔来客串一下,也算是学业繁重之余,学校家长联合起来给他们提供的课外活动。

是他们所喜欢的,拍戏啊,还能看到明星,假期补课写作业之余,属于是学校和自己父母官方给的假期,还能拿到一些小礼品,挺好玩的。

到小区这边,内部根本无需准备,正常拍摄即可。

黄三石过来也吓了一跳,还以为是魏涛提前让人收拾准备的,跟住在这里的人一打听,哪里是,原本就是这个样子。

生活从未在这里做过虚假的掩饰,卫生程度,环境,生活节奏,学习节奏,这里的保持原样,让黄三石觉得自己剧本里的紧张氛围似乎一点也不虚构了,不需要戏剧化的加工了,只需要在这里找几个家庭随便采访一下,真实程度这件事即可迎刃而解。

环境,服务,生活,学习,一条龙圈子,外围补课班,商业街,生活舒适圈,也都是以居中扩散覆盖的方式,满足一切所需。黄三石跟导演一商量,这个剧本打算先拍了,如果房子允许的情况下,不进棚拍屋内了,角度合适,咱就实景拍摄,在这里借几套房子,镜头里可以无缝衔接起来,画面质感会更为真实更好看。

有些家庭剧,为了屋内一些画面拍摄的感觉,包括镜头的延伸,包括一些坐躺等等生活姿态的拍摄角度更多元化,会在棚内拍摄,搭建一个房间,到时候外部光源都能技术做到,专门的镜头对外可以去实景拍摄,剩下在棚内房间,可以将房间的‘墙壁’进行移动,或是拍摄一些窗外‘悬空拍摄’的视角,角度更多一些。

这部戏在大家研究之后,觉得实景拍摄更好,关键是这里的环境实在太好了。演员也不必切换状态,作为电视剧,很多戏如果可以连贯拍,大家的情绪也容易控制,在细节处一些穿衣发型妆容方面,也不需要复原,穿帮的概率会低很多。

从楼下碰面,到进入楼梯间聊天,再到房门前,开门进去,到里面,这是一段戏,多个场景,如果实景拍摄,可以延续拍摄。

有些剧组不走心,曾经颜王拍摄的一部《我非英雄》,那观看体验感之差,直让人觉得造型丢分影响到观看。在电视剧视角里,男主角,竟然会是两个发型的切换出现,不是角色两个发型,是演员在拍摄期间不同发型,后期剪辑的时候直接按照剧情时间线剪进去,可能这边开着车是一个发型,下车到达一个现场,换个一个发型,再到下一个现场,发型又换回来了。

那种穿帮在现如今越来越少,技术条件的提升,拍摄设备精密度和体积大小的提升,像是这类剧集,在实景房间内拍摄,也能凑出几个不错的角度。

“你这样吧,直接看看,四处考察一些,如何合适,今年从深秋到入冬,不到最冷的时候,只是季节分明,能不能在这里拍一季的《向往的生活》。”

“这个提议好,我也别跟何老师看了,你魏总给推荐一个地方,让节目组到那提前开始准备就好了。”

从跑男到鸡条,再到拍摄影视剧,现在一档慢生活的综艺节目,魏涛也给扔到了家乡,明知道东北天气冷会造成一定的拍摄困难,但外部环境永远可以用更为精准的提前布置和应对方式解决。

我盖一个平房,加厚的,有夹层的,夹层里面可以提供供热的,这样屋内的温度问题迎刃而解,别的节目组资金紧张,在魏总的项目里,只要为了品质,永远不会出现资金紧张的问题。

当然,这里面不包括鸡条的严民总是说着节目组经费不足这个梗。

房子外面的冷,放在东北的初冬去拍摄,这时候温度没有那么低,如果降雪量不够,可以提供一些人工降雪,如果是在山村,因为汽车尾气不多和环境因素,落一场雪,很容易银装素裹,如果不是持续几天高温回暖,几乎也很难完全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