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2章 玩的就是标新立异(第2/4页)

《战狼》没有什么首映礼,只是自有渠道宣传了一下。

单纯这自有渠道,已然让无数的人非常之羡慕,猫牙是一方面,各路明星出来给做宣传,微博转发,互动@的时候,你包多少场我包多少场,不是玩笑,也没人会拿这种事开玩笑。

明星们不止在微博上互动,在猫牙上也互动,好些人都发了专门的视频来为这部影片做宣传,武京每一个都回复感谢,心里清楚,人家可不是看自己的面子。

如果说一部《红海行动》的正能量不足,那就再来一部。

《战狼》有大视角,针对的却是单独的一个个体和极少数人,在很多人看来,要比《红海行动》更为过瘾。

单兵作战的兵王,小队模式的特种作战,没有大规模的场面,却是拳拳到肉刀刀见血。

冷锋,成为了我们华夏的超级英雄,尽管他不超级,但那一直以来很神秘形象的特种兵王,正在向大家揭开神秘面纱。

那牺牲的战士,那些在坡地上等待着弹药装备到来的画面,犯我华夏者虽远必诛,在这个时间节点还没有俗大街。

搭配着一群人表情严肃,更换演习装备,更换战时装备。

将他们,留下来,我华夏之边境,岂是你们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再大的代价,也必须将你们全部留下来。

几年后的《战狼》也称得上成功,只是多了一些大家熟悉的套路,惊喜感没有那么强,给人感觉是完全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所有的东西都是别人的,武京只是增强了其中的质感。

现在则不一样,很多东西还没有出来,特种兵题材影视剧也没那么多,神剧也没有霸占荧幕,《战狼》里面呈现出来的东西,带给大家足够的新鲜感,一时之间,尤其是给年轻的男同胞们,带来了非常强烈的认同感归属感和民族自豪感。

首映票房不错,口碑不错,武京也将钢铁硬汉的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那青筋暴跳的肌肉,那油光锃亮的古铜色肌肤,你看着是汗水的质感,感受到的却是力量的跳动。

中小学每年有相应的观影安排,魏涛小时候都是看一些很主旋律的电影,大家对于电影本身兴趣不大,而是下午有两三节课不必上,小男生小女生在电影院比邻而作的那种感觉,才是他们期盼的。记得有一回看了龙大哥的飞鹰计划,那是真正打破了这壁垒,让所有学生都专注于看电影。

弘扬主旋律正能量,直接灌输的效果,伴随着九零后的孩子开始长大,更为追求独立个性,零零后的孩子也开始‘霸占’小学,很多东西需要对胃口才能有好的效果。

《红海行动》组织观看过,这一次,《战狼》又来了,全国各地中小学,开始在下午组织学生观影,甭管里面是否有一些画面不应该出现,其实从学校到老师都知道,真以为现在的孩子们什么都不懂吗?实际上,他们很懂。

只要我们宣传的东西主体好的,细枝末节不必要求太多,《红海行动》给一些人讲述了什么叫做主旋律商业片,你必须要存在着吸引人的商业片原则,核心能够让大家感受到正能量,这就可以了。

“华夏,是世界上所有雇佣兵的坟墓。”

“我之边境,你永不可触犯的神之禁地。”

冷锋一人一杆武器,踩踏在边境线上的怒吼,告诉对面几百人,你们敢跨越一步,敢试图在我境内造成一点伤害,会让你们知道新世纪的华夏究竟有多么的强大。

魏涛又在上面亮相了,他还主动推动这部片子在更多范围播出,给予相应观影群体补贴。

学生,退伍军人,老年人,甚至还在多个城市,开启老兵专场,由当地自行组织,每位老人可以由一名家人陪同免费观影。

三十年前的西南前线这群老兵,观影后的感触是最深的,他们是一个时代,在之前二三十年跨国鸭绿江是一个时代,而电影中呈现的,是一个更新的时代。

我们的年轻人,真的啥垮掉的一代吗?

八零后,垮掉的一代,九零后,颠覆认知更垮的一代。

大地震,让全世界看到了华夏速度,让全世界看到了我们的年轻人,那些穿着橄榄绿的救援人员,有多少都是家里人眼中的宝贝,他们,绝大多数是八零后,也有九零后。

改变认知,还需要相应的宣传,电影这个手段,无疑是其中的翘楚。

当某个电影院内一些老兵军歌嘹亮时,谁敢说我们的孩子垮掉了,现场灯光亮起,所有人都是一个情绪,我们自豪,我们骄傲,我们应该感谢,我们应该成为。

上面一些部门,责成魏涛进行舆论推动,现在这么好的气势,应该加深加重,要让这股风气,更广的传播,更深的扎根到群众之中,起到更好更长远的教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