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2章 来吧,展示,接踵而至(第3/5页)

又一次,看着监控画面里的自己,这一次没掉下来,顺利过去了,但这效果,刘天王看过之后,表示还可以再来一次。

三次。

别人也没有资格让自己懈怠。

松江室内戏份,拍了足足五天,当吴导终于宣布过关时,每一个的脸上都露出灿烂的笑容,这最开始的一关,终于过去了,接下来,更多严峻的考验在等着他们。

《红海行动》的‘大观园旅行’还没有结束,来自《山行》的新一轮‘大观园旅行’在暑期末端,炎热的八月中下旬,正式‘开门售票’,迎接所有的客人参观。

在刘天王的邀请下,在龙五的邀请下,魏涛在主创人员完成了香江的宣传之后,在香江举行了小型的首映礼,没有广发英雄帖,也没有布置红毯,只是让主创人员走进电影院,去在这里面对来自观众、媒体、影评人和同行的成绩检验。

曾经的东方好莱坞,早已走向了衰败,演员导演以及创作团队,都在内地的庞大市场去继续自己的电影事业,本土的影片,除了传统题材,再无开拓新市场的资本,只能是希冀每一年都一到两部的影片,还能保留香江电影的原汁原味,然后得到相应的好评和好票房,呃,或许,只要有好票房,也可以接受。

原版是泡菜国的作品,拍摄上映时间线的提前,使得其中很多的设定,在目前都是原创独创领先于世界同类型影片。

原版本里面故事情节的一些硬伤,也在尽量弥补,除此之外,更好的团队,更好的演员,更优质的拍摄,更佳的后期特效,都使得有着参照对比的魏涛看过之后,都不禁竖起大拇指。

【我看过,却依旧在整部影片过程中,全程情绪随着电影变换,始终处于紧绷紧张的状态去被电影带动。】

影片原本对于人之本质的考量,对于爱情亲情的演绎,没有繁冗的篇幅,在情节推动之中没有一点拖沓,以非常少且完全契合剧情推进的篇幅,完全演绎,当初看的时候,魏涛就不得不佩服这样的设定,不想承认也必须承认,那几年泡菜国的电影,在整体水准上是逐年升高,每年都会出现能够让人深思的作品,别人不知道,好几部至少在魏涛这里,是值得刨除一些其它因素去单纯欣赏称赞的。

《山行》在亚洲范围内多个国家同步上映,尤其是东南亚,更是非常受追捧。

刘天王和祝喜春,都有相应的知名度,前者是多年积累,后者则是一部《恶人传》让大家认识了他,影片在多个国家大卖,也为他赢得了相应的知名度。

多数人看电影,‘识脸’是一个先入为主的兴趣点,如果全都是不认识的人,需要天花乱坠的宣传和引人入胜的预告片,才有可能吸引人在电影刚上映就走进电影院。

为什么电影要产出明星,为什么会有明星,症结有一部分是在这里,当年一部《天若有情》,让刘天王在泡菜国直接一跃成为超级偶像明星,多年后依旧如此,长时间的重复在影院上映,多少人不止一次的走进电影院,这也使得之后的刘天王作品,在泡菜国先天有着明星效应,看到是他主演,会相当程度吸引一部分的观众不需要考虑其它因素的走进电影院去观看。

香江就不必说了,刘天王一人的知名度就可以了,加上预告片里面特效的炸裂,‘丧失’题材自带的话题热度,多少人都觉得国内拍不了这样的片子,到时候肯定是要扑街,里面的‘丧失’命题要么是伪的,要么在视觉效果上一定塌房。

预告片拉回了一些期待值,却依旧难以让多数观众有信心,宣传又少,给人一种感觉要不行了所以宣传不行,演员都不出来,光靠各路途径的铺设宣传,这不是明晃晃要割韭菜的行为吗?收割一波首映的票房,之后口碑如何不管了。

主创所在的电影院,自然不愁观众,光是刘天王的粉丝,足以填满十个放映厅,还有那么多的影评人、媒体和同行呢,各路朋友过来捧场,刘天王朋友不多,可龙五身份带来的圈内朋友很多,他力捧,使得很多业内人士也过来捧场。

在上映问题上,这个题材有很多麻烦,如若不是背景放在国外,完全没可能上映。为了保留应该有的画面感,迫使预告片收敛很多,且在预告片的后面,以及所有铺设的电影院,都提示且售票拒绝十八岁以下观看。

都清楚,即便你提醒太多,一旦真有那些混进去的,看了以后害怕的,出来还是会抨击电影,道理这种东西可以讲,碰到无赖没办法,他们以本位思维模式来判定行为模式。

你凭什么不让我看,我就看。

吓到我了,你这影片太恐怖,不应该播放,应该禁止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