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成功的样子(第2/5页)

陪着家里亲朋吃了顿饭,下午米拉和仇博就赶紧起身前往果蔬集散中心。

贺海涛自己都没有想到,投桃报李这件事还有这么玩的,本来觉得魏涛不吃独食能够稳定市场,那让他一家独大也没什么,结果这集散中心反倒成了松江跟国外公司合作的基础,省里面的领导也在上午过来,陪同来自太国的瓦纳巴董事长和业泰董事长,一起考察集散中心。

仇博在家的时候,跟魏涛来过这个水果批发市场,几年光景,变化太大了,除了老的仓库进行翻新,新修建的仓库俱都体现现代化的功能,包括一个冷库一个保鲜库,都给人一种远超这样一个小城市不具备的规模。

砸钱这件事,魏总是专业的。

贺海涛来的时候,脸色就有那么一点点不好看,对比之下,看看门口这条路,配不上这么样一个现代化的集散中心。

地面高标准的水泥地面,单看排水系统的安排已经很超前,再看整个集散中心的垃圾分类处理,更是让人感慨一墙之隔,外面居民区的垃圾站点和这里一比,云泥之别。

目前还没有完全结束施工,可看现在的施工材料和建筑垃圾,明眼人能够分辨出不是为了迎接考察的面子工程,所有的施工单位器械和个人,都是有条不紊的按照固定节奏在施工,包括考察组的车子开进来,看到地面的指引标识,看到这里工程车辆和私家车辆的停放标准,真都不好意思在宽敞的院子里随意停放,将考察团的成员放下之后,车子启动,自动的停靠在标示线内,跟其它车辆一样标准停放。

“这里堪比狮城的集散中心。”

那个小国家的弹丸之地,却是目前整个东南亚最宜居也最好的国度,方方面面都足够优秀,而这华夏经济落后的东北小城,竟然有这么一个规模不算大却在所有标准层面对标狮城的集散中心,瓦纳巴和业泰都是不吝夸奖。

在后门出去的道路,紧邻铁路,乘车直达火车站内部,不影响客运运输专门为货运建造的一条路,一辆辆车子进出,节省了环节,也节省了在闹市街区接运货物的拥堵时间,从这里出去,能够更快的分散到城市的各个角落。

刘磊今天是主介绍,站在了贵宾和贺海涛以及省城来人的身旁前侧,细致的为大家介绍整个集散中心的安排。

提到可以在铁路运输最快速度接收来自那边港口水果,业泰非常感兴趣,春夏秋还好,公路运输受到的影响不大,可到了冬季,这东北消耗反季水果的数量让他咋舌,运输给力无疑是其中非常关键的环节。

中午没有什么工作餐,瓦纳巴也不是养尊处优之辈,真工作起来也能够非常接地气,没参观完,那就继续参观,这里工程施工的餐食,我们也一样吃。

检验一个地方的基础餐食标准,也是检验合作方核心竞争力的一种方式,虽不准确,却可体现合作方在某些方面的优势。

刘磊建议单独给做一些口味淡或是偏甜口的餐食,魏涛直接摆手拒绝,别去管,这里吃什么,大家就吃什么。

尽管有些时候不见得一定要执拗的展现最真实一面,可如果我们这里真实的一面具有优势,那又何必非得画蛇添足。

酱焖青鱼、木须肉,还有一道东北黄瓜拉皮,麻酱口很重,本以为吃不惯的瓦纳巴众人,吃得津津有味,对于东北大米的味道也是连连竖大拇指,口味需要适应,好吃的东西从来不缺少欣赏者。

麻酱带来的浓郁口感,大锅炸出来的辣椒油带着辛辣开胃的效果,拉皮裹上一层麻酱沾着辣椒油,味道之浓郁,业泰还专门去盛了一回黄瓜拉皮凉菜,当成一种他认知下的独特蔬菜沙拉去吃。

连省里来的人,都在私下里询问,这里的普通工作餐,真的是每天都这个标准?

贺海涛是有一定发言权的,笑呵呵满是肯定的点头。

全天,都有电视台跟随拍摄和采访,到了下午,队伍又前往‘鲜时光’果蔬超市,提前询问安顺集团这边,你们选地方,魏涛将这个考察的地点,两家店,一个给了仇博父母家的店,一个给了大姨家的店。

兄弟荣归故里一趟,怎么也要让他彻底耀武扬威一回,国外来的客人和省里来的人暂且放在一边,仇博和刘磊跟在贺海涛身边,介绍‘鲜时光’运营模式以及热带水果销售情况,扛着摄影机的记者可一直拍摄着,今晚的当地新闻肯定上,就是省一级卫星电视台的晚间新闻,也会有今天的画面。

瓦纳巴还跟仇博的父母聊了两句,作为家族中的生意人,他内心对于端着家族身份的障碍,没有那么深,既然侄女已经跟这个仇博谈婚论嫁,作为长辈,来到对方家里,可能一些习俗不同,但表现出几分热情还不是什么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