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虚名不会累(第2/5页)

李书计上上下下都调查过,魏涛是认识很多方方面面的人,可他偶尔打招呼求帮忙的事情,从来都不曾越界,甚至一度给他帮忙的人,都敢于公开打招呼。

“这是安顺集团魏总的事情,你看着给照顾照顾。”

时间长了,包括那江畔地块的事情,魏涛不曾动过用过稍稍踩线的手段,本以为这么一块地,很多人都等着看魏涛将之前关系都拿出来运作,结果没有,他所认识的那些人,都未曾打过任何的招呼,这一下引起了李书计更多的关注,专门找曹海洋聊过,专门让人细致的查过,这才知道这位魏总的年轻有为,或许有一些是走了捷径,但对比一些犯错误的人,他自己不犯错不连累别人犯错的行为模式,足以让李书计在公开场合有之前的表态。

就算是作秀,也不是所有商贾都会配合,配合之后也不会都不提要求,唯独魏涛,这都不是一年两年了,固然他因此得到了很高的声望和相应庞大的交际圈,可跟他交朋友不担心被拖下水这一点,平时给予一些照顾这种事,完全算不得事。

人情社会,谁又能真的特立独行到超然世外呢,就连松江几个真正意义上的君子,明镜高悬照着所有人试图让人露出狐狸尾巴的那几位,面对魏涛,基本上也都是从无比抗拒到质疑,再到慢慢接受这样的过程。

人家就没有过份的事情,彼此之间能感受得到,反倒是方方面面都他这里打秋风是常态,零星也有消息传来,有贪婪之辈胃口大开。

如果说魏涛处理之前交朋友不给别人找麻烦的关系让人对他印象改观,那他面对那些贪婪之辈的行为,就更是让人觉得佩服不已。该给的给,却绝对不找你办任何事,哪怕你贪婪的从别人那里得到更多,稍微有些事对我有些偏颇,也不在意,依旧是之前的态度。

之前的韩闯是个蠢的,他舅舅那位侯副职,在里面就曾说过,如若魏涛不是一个所图甚大的堂堂君子,那他就一定是自己认识人之中最大的伪君子,没有中间量,不然这个世界上怎么可能有这样的人,到处交朋友,却不求人办事,你若是生意有可能一次用个大的也好,偏偏他做生意现在有被动属性,不是旁边推动他似乎已经准备退休了。

湖心岛要彻底凉了,推给他接手,他给盘活了,然后想要摘桃子的人又来了,去年整整一年都在运作这件事,去年没运作成功,估摸着再有一两年,最多了,早晚还是要被摘桃子。

换成一般商人,遇到这种事,一年时间这么风言风语,不说行动,但让自己那些朋友透透风,营造出一种氛围来,让想要摘桃子的人闭嘴,这也不算什么事,偏偏就没有。

他这说法,有一些人是赞同的,毕竟魏涛这样的人太怪了,怪到大家都不能理解他的行为。

不过也有人作出了分析,魏总要名。

这一点还真就不错,当给魏涛的头上加以更多的头衔和名誉之后,在一次商界会议上,魏涛稍微透了一个口风:“湖心岛项目,毕竟是松江的。”

这一下大家找到切入点了,魏总确实是要名,这东西又不要钱,既然他喜欢,那就多给他。

临近新年,魏涛多了很多的头衔,都是一些名誉上的职务,什么工商界某某副之类的,什么偏慈善公益一些机构的荣誉顾问荣誉副会长之类的,除了松江范围,还在给他往更高层面运作。

你既然爱名,就给你名。

魏涛是来者不拒,他又没想过我要做一些出格的事情,世界这么大,那么多等待着我去慢慢体验呢,现在嘛,满足一下虚荣心也是好的。

殊不知,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因为魏涛这样的行为模式,使得他麾下的生意反倒因此变得更好。

接地气的‘德信手机大卖场’和‘鲜时光’,都是跟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直接挂钩,为了给他‘扬名’,各类宣传报道很多,使得越来越多人对于魏总的善心有了了解,纵然是一些不信的人,也在被慢慢的改变,在生活中有所需的时候,下意识的就会走到安顺集团麾下的产业去购物。

中间层面,是‘天然居’和滑雪场,偶尔一次两次的消费,有的选择下,安顺集团又排在了前面。就连出租车业务,‘远达’的生意也要好过其它出租车公司。

到了一辈子可能只有一两次的消费——商品房的购买,因为安顺物业,因为魏总慈善企业家的名声,因为一直以来房屋好质量的口碑,安顺地产的商品房项目,从来都是预售开始就火爆,根本无需做任何大规模的宣传活动,你开盘,你预售开始,销售中心来来往往的客人就会多。

到这时候,很多人才意识到,原来人家人傻钱多的形象经营出来,还有这样的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