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新的时代已经来临了(第2/2页)

成片高喊的声音已经变成了:“这是我们的!我们的自动坦克!”

“无人坦克……”

“智能坦克……”

“机器人坦克……”

就各种根据文化程度不同,对这种坦克的描述定义也不同。

这俩邻国之所以常年打架,就是因为当年大嘤在这里长期统治几十年撤走后,故意留下烂摊子含糊不清分界,造成争端导火索。

但也让这俩国家的英语普及率在全世界都列前茅,这种军方官员之类身份的官方语言都是英语。

全世界网友看着这段视频都会蒙圈,什么玩意儿?

自动坦克?无人坦克?机器人?智能?

这么高端的吗。

然后中东那边的土豪放出来无人机视频,的确有最后无人机轻松精准的在疾驰坦克头顶座舱降落、关闭结束画面。

飞手在哪里?

也在坦克里面吗?

小视频社交媒体的确是让欧美国家老百姓看到了以前很难看到的许多场景。

这辆土黄灰的坦克是谁的部将?!

这般勇猛?

有熟悉装甲世界的网友,已经轻易的根据外形拿出了属于东方大国的型号进行科普。

算是仅次于东大自己装备最高型号的次高配吧。

当然也有不少人酸溜溜的嘲讽,这算什么,三哥的技战术水平就不用说了,也就他们自己蜜汁自信,关键在那些T72、T90坦克算什么先进水平,T72已经是半个世纪前的坦克,T90也就是T72拉皮的美容版本,根本不说明问题。

这种声音肯定还很多,欧美网友几乎众口一词的强调,这不过是猴子称霸王,菜鸟互啄,我们欧美先进坦克远超这种水平……

已经花了几十亿美金的土豪不乐意了。

不声不响的把那辆土黄灰样品,在测试交战中,轻易击伤勒克莱尔主战坦克,又打得M1A2主战坦克成员组投降摇白旗的视频放出来。

万马齐喑!

这是什么坦克啊!

因为视频画面最后惊鸿一瞥的拍了下乘员舱,根本就没有活人,全都是机械!

反正为了方便检修、调试,整个研发组跟后来的车间制造都懒得搞什么外壳了,中东地区那么热,还加一层外壳是嫌降温不够吗。

驾驶座、车长座、炮手座都是机械!

整个世界都震惊了。

为什么T72这种半个世纪前的坦克都还在拉皮用,实际上勒克莱尔、M1A2包括内地的坦克也都是二三十年前的版本。

主要原因就是所有坦克大国都在琢磨下一代主战坦克的方向。

既然找不到可以遥遥领先的革命性新方向,那就不如老的拉皮凑合用用,毕竟对于这些大国,那也是动辄几十亿美金甚至几百几千亿的研发消耗,如果搞错了方向被别人断层领先,灭国的危险都有。

一战出现坦克,二战靠坦克闪电战拿下欧洲,冷战坦克集群的威胁,都深深写进了欧美人骨子里。

所有人其实都在相互憋大招,各种尝试一直没停,但都没达到值得换代的地步。

这一次,所有人都明白,某东方大国已经掌握了这种技术!

当然三哥再次不负众望的跳出来理直气壮,没错!就是在下……

哪怕他们被打得落花流水,这个东方大国愣是可以丧事喜办,这是我们在做测试,彻底证明了进口坦克这条路走不得,还要发展自力更生的道路,推出我们那可以吊打全世界的阿琼坦克!

全世界军友都以为他们要说什么呢,吁的转身继续关注这款智能坦克了。

因为随着后方车间陆续改装完成三四十辆,这边已经按捺不住的组队冲击上阵。

之前网上还有声音,这不过是拿重金打造的科研产品来降维打击,就像超运来跟国际象棋大师对战,战争是要靠集团军、成批量……

中东土豪那边就不声不响的列出自己已经到货的五十辆排列场面!

巴铁这边则憋着劲的以坦克营模式出击!

上世纪六十年代,这俩国家就曾打过几百辆坦克的混战,那次就是人少兵精的巴铁利用空地协同,狠狠的干掉一百多辆三哥坦克。

这一回的历史完全重演,甚至更加离谱。

因为按照美式装甲连配置,每个排四辆坦克的配备,九个排如水银泻地般冲进战场后就迅速各自为战!

全世界都看到了这场如臂指使的经典现代智能大战!

堪比当年花旗在海湾战争中展现什么叫现代战争模式,这回展现的是未来智能化战争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