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还是做个安静的网红吧(第2/2页)

所以这场面就好看了。

燕青前往那里,提前预告下,都能给当地先期聚集起成千上万的围观群众。

再剪彩、直播、游览、吃喝。

这下光是周边网友,知晓真的来到我家附近,都会好奇的蜂拥而至。

现在自驾游又不是个多稀罕的事,不至于打飞的、坐高铁来追星,周边近程百把公里内的县市驰骋过来吃个饭,看个热闹还是很可行的。

宋思雨又深谙网红炒作那套,在直播里解释清楚既然我们没收钱,那就也不白吃白拿。

旅游景区该买门票,价格贵不贵都依样体验,吃饭结账、口味份量实话实说,反正就是摆足了路人探店探地的随意风。

这样不承担任何法律后果,更不会跟当地产生经济纠葛,还没有道德压力。

其实在网友这边更显公平。

一周大概走两个地方,两个月下来,光是跟着抵达的其他网红,自媒体游客就有上千人之多。

这么巨大的影响传播量,轻而易举的再陆续抵达数万人都是家常便饭。

跟网上数千万网友一起随着直播感受从未知名的小县城,居然还有这样“南方九寨沟”、“海边小泰山”、“清风云海”之类的各种“山寨”景区。

不一定非要扎堆去那些著名景点看后脑勺,这些价廉物美的小景区其实也值得游荡。

不过景区也就罢了。

等到千姿百态的各种美食、水果、土特产出现,燕青简直是在网友们的胁迫下,跟眼巴巴的当地展开农产品链接通道。

本来没有文案,没有广告语,就是燕青现场逛到了,看他吃了点赞,大家纷纷喊想要,他就问价拍照上链接。

这就疯狂了,轻而易举的能产生几千几万单销售,燕青还要问人家卖货的能出多少。

更彰显出的确不是剧本,就是现场临时看到什么挺好的水果、农产品、吃食,点餐式的全国网友同吃!

往往还真只有几百上千份。

又有点秒货的味道了。

于是秒货成瘾的网友们就闹腾得不得了。

燕青直播走过路过,他们到处看见什么就喊要秒那个!买买买!你去讲价!

不不不,让青云去讲,灵儿陪他一起效果更好!

看着机器人摇摇晃晃的牵着小萝莉走过去,跟惊得嘴都合不拢的店家、农户讲价。

网友们早就笑得翻天覆地。

光是为了这个场景买单都可以。

网友都跟直播产生这样的互动了,还不有趣?

甚至让人格外期待,下个地方又有什么未知的新鲜。

进一步让燕青的直播间人数稳定上涨,关注人数更是上涨到接近四亿!

国内手机用户上网人数虽然已经摸高到了12亿左右。

但其中有相当比例的水分,真正活跃人数应该还是在五六亿。

等后面的县份搞懂了玩法,开始故意堆积些当地能够大批量组织的农特产品,生鲜水果,一次秒出个几千万上亿都不在话下!

其实到这时候,已经有人看出来燕青这个超级网红恐怖了。

之前出现过的那些直播巨头,网红头部,动辄一件商品就卖上亿。

但实际上行业规则已经被慢慢揭示出来,就是品牌厂家买坑位费,一个亿的收入没准儿几千万都给了大主播收费。

那商品本身价值几何就可想而知了。

现代直播大主播,其实就是取代了以前百货公司、大商场的作用,把他的直播间变成一个啥都能卖,还同时有几十万几千万消费者的柜台。

本来是很好的模式,结果把以前百货公司、大商场赚的那部分渠道费,全都集中到主播团队身上。

怪不得他们一年能赚几百亿!

可燕青的做法却是把直播间、把柜台开到各地。

按照他明码实价的说法,那些品牌找他,一百万一条,不多要也不打折。

反正这跟着重卡房车的一长串车辆,都是赞助商给的,平时燕青能开开评说几句,就百万入账。

但那些农副产品,街边美食,水果特产就分文不收。

砍价的时候还制止机器人和外国回来的小萝莉,差不多就行了,人家种出来不容易,看看老伯的手。

小姑娘就赶紧对着镜头撒娇我们涨一毛钱好不好……

网友们齐声笑骂,不可以,你这一定是剧本,我们看得太多了。

然后嚣张的把人家老伯的农产品以市场价买空!

过往四十年的奥运冠军们,恐怕都没出过盖青云这样把网红属性拉到极致的存在。

现在周游全国的气派,前呼后拥的影响力巨大。

还不知不觉的带出来俩小主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