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就是我的壮怀激烈(第2/2页)

如月朗星稀的夜空。

忽然一声用琵琶带动的前奏开始,金戈铁马、马蹄声切切……

绝对是从未听过的民乐调?

由老皮团队请来的国内顶尖琵琶高手掌勺,轻易营造出吊打民乐团小妹子们的气势。

引人入胜后,其他乐器才跟上,形成浩浩荡荡的局面。

唉,在高手面前,民乐团的妹子们就像一堆杂草,据说昨天排演后,琵琶高手忍不住提出换人,换掉所有民乐手,不要钱都行,只要把这些乐谱版权开放给他们用。

差距太大了!

宋思雨咬定得用自己人,但也开放版权给人家,只要不用做商业演出、出版专辑之类都行。

于是现在琵琶狠狠的压住了所有其他民乐。

等到另一种弦乐响起后,才放开点气势,盘绕并行。

灯光渐亮。

舞台上出现的就是抱着阮的燕青了。

和刚才老皮的穿着差不多,挺随意的白衬衫扎在牛仔裤里,但挎着的圆形长柄乐器,像吉他那样弹奏着唱出第一句词儿:“怒发冲冠……”

全场就炸了。

琵琶的慷慨激越,阮的浑厚古朴,本来已经营造出了苍茫的大气。

就算没有演唱,观众们已经有点不由自主的沉浸,从未这么沉浸到这首全新的古曲中。

可唱出来来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有种卧槽,就是这!就是这句话!

刚才我听得浑身鸡皮疙瘩都起来了,抓肝挠肺的都想唱句什么,原来就是这句词儿!

刻在国人血脉里的基因被唤醒了吧?

当晚在社交媒体、网络小视频中,第二天的各种媒体宣传中,被疯传的一句评价就是“那一刻,仿佛台风把我的头盖骨都掀开了一样,人生第一次明白了醍醐灌顶这个词儿的含义。”

最顶级的歌词,就应该轻易的提供出画面感。

这一刻,一片漆黑的体育馆里,那个舞台中央只是极小范围的光斑中,那个抱着怪模怪样“吉他”的歌手,唱出来的歌词似是而非,但傻子都能知道他唱的是什么。

是深仇大恨,是赤胆忠心,是浩然正气和英雄气概!

应该是从未在演唱会历史上出现过吧。

全场所有人第一次听这首从未听过的曲子,却轻而易举的从四面八方开始跟着高声应和!

刚开始还是零星的普通话高喊,然后不由自主的随着曲调铿锵起来。

仿佛灵魂里就是有种东西在提醒,就该这么唱!

除了还很生涩,但充满感情澎湃的高喊“歌声”,就是不知从哪里开始点亮的手机灯。

密密麻麻的手机灯成片点亮,仿佛在表达回应仰天长啸的空悲切。

这古曲仿佛从历史长河里面蜿蜒而出,向所有人发出问询,然后铺天盖地的繁星点点就是在回答。

我们强盛了!

难以抑制的那种豪迈,真是要把天灵盖儿都冲开的激情,带动了全场呐喊。

从血脉里面都要冲出来宣泄情绪。

好的艺术作品就是能够调动观众情绪,满江红这种经典中的经典,绝对能做到!

照例四遍,词牌名演唱都是四遍。

第一遍的时候震撼懵逼,血脉唤醒。

第二遍已经开始高喊嘶吼,到处都有人站起来使劲挥舞手臂,仿佛在挥舞八千里路云和月上的那些长车、旗旌!

只恨没带趁手的家伙!

等到第三遍,连女生都跟着高唱,满场齐声回荡!

真特么的奇迹。

连蔡虹林站在后台边上都忍不住热泪纵横了。

宋思雨更泪如雨下,值了!

一切的努力,迁就、妥协,在这一刻都值了。

第四遍,仿佛听出来乐曲在开始如大潮褪去,要结束了,到处的观众居然已经开始高喊安可……

返场再来一遍的意思。

又觉得古风名曲叫英文返场不是搞笑么,哄笑声中,从内场开始蔓延“再来一遍”的呼声!

邱文芳当然是起哄的主力,跟着震撼不已的体育团队,在内场齐声高喊挥手,她是最懂得享受这些人生激情的,很投入。

也就何顺芝呆滞吧。

她真的没想到,手机聊天轻描淡写,平时相处阴阳怪气的大男生,唱起歌来竟然有这般气势。

她去江城跟着听过燕青进棚,那种录音棚精修的场面,肯定不能跟现在几万人山呼海啸的现场感媲美。

太超出她的认知了。

这是个什么样出色的大男生啊。

可这必然只是个辉煌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