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9章 那击碎黑暗的枪响(第4/5页)

最近不断有幸存者从永流河上岸,也不断的有本地人离开金加仑港,前往风和日丽的百越海峡,或者百废待兴的海涯行省,以至于联盟各个聚居地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提高办身份证的门槛,甚至被部分代表批评这是在“理想城化”。

这确实能称得上是一种批评,毕竟联盟打出的旗号是受苦难的幸存者们联合起来,而提高办身份证的门槛无疑是将那些受苦难的人们拒之门外。

不过虽然挨了曙光城代表的批评,但各地方的代表也有自己的理由。

毕竟管理者也说了,团结了自己人才能团结更多人。

任何社区都是存在人口容量极限的,这是由当地的公共资源决定的,他们总不能把那些难民丢到废土上自生自灭,看着他们被同化成掠夺者。

一栋本来只能住两个人的房子里,加塞一个倒也还好,突然塞了五六个人进来任谁都受不了。

各聚居地并不反对救助幸存者,但只能根据自身情况量力而行。

至于救助幸存者,那是中央的事务。

他们之所以赞同把宝贵的税金花在用于稳定婆罗行省局势、给金加仑港的幸存者们盖医院和学校上,就是希望那边的难民能少一点。

当然,也别完全不来,不过最好是细水长流地一点一点来。

对于曙光城代表和地方代表之间的辩论,楚光是乐得看见的,因此并没有下场干涉。

就算那些代表们在会议上吵得面红耳赤,那也绝不是因为他们之间有什么深仇大恨,出发点都是为了让联盟变得更好。

一个人的智慧总是有极限的,哪怕加上他的小玩家们也是一样。

他并不能总是周全的考虑到每一件事情,但他考虑不周的地方总有人能够替他去完善,这就足够了。

哪怕都没有考虑到也无所谓,摔了一跤自然就清楚了。

能站起来比跑得快更重要,人正是在不断地摔跤中学会走路和奔跑的……

不过,就在婆罗行省的幸存者们削尖了脑袋往东边挤的时候,也不乏有一些逆流而上的人。

比如尼扬。

和加拉瓦公爵摊牌、并辞去了大使馆职务之后,他立刻做上了前往银月湾的火车,又换乘轮船前往了猛犸州。

他没有去金加仑港。

那里的人们过得很好,各行各业欣欣向荣,文艺作品百花齐放,并不需要他做什么,就算他去了也只是锦上添花。

相反,猛犸州更需要他,或者说整个婆罗行省更需要他!

西帆港的“新文化”运动失败说明了很多问题,婆罗行省的居民不可能靠借来的思想武装自己。

银月教派是银月湾居民们的世俗化成果,它甚至不适用于同文同种的雄狮王国,更不可能适用于西岚帝国这种纯粹的异国。

“波尔”也一样。

那是巨石城幸存者们树立起的丰碑,它可以成为指明他们前进方向的火把,但他们必须点燃自己的火把。

婆罗行省的幸存者们起源于千族千神,在世俗化之前必须先正视自己的信仰和文化,而不是将这些烙印彻底虚无化。

简而言之!

他们需要自己的报纸!

还有学校!

只有找回自己的灵魂,他们才有迈向新纪元的希望!

下了轮船,拎着手提箱的尼扬站在了教区的码头上。

那风尘仆仆的脸上写满了奔波的憔悴,不过炯炯有神的眼中却闪烁着光芒。

他曾经来过猛犸城,这里的变化之大甚至于让他认不出来了。

不过也正是因此,他对实现自己此行的目标充满了希望。

就在这时,豪迈的笑声忽然从港口上传来。

“哈哈,欢迎!尼扬!还是说,我该叫你鼠先生比较好!”

从远处教堂屋顶的弯月上收回了视线,尼扬看向了那笑声传来的方向,只见一名军装笔挺的男人正张开双臂朝这边走来。

那人正是拉西。

现实中的他虽不算英俊,不过却足够的年轻,而且和报纸头条封面上的那张照片一样气宇轩昂,因此尼扬一眼便认出了他。

在来这之前,他确实给当局写过信,却没想到拉西居然亲自来接他了。

“将军随意称呼就好,名字只是个代号。”看着那热情似火的拉西,尼扬反倒是有些拘谨了,没好意思和他来个热情的拥抱,只伸出了右手。

“哈哈!那就还是叫名字吧!”

拉西也不在意,从善如流地收起了胳膊,改握住他的手,并用力晃了晃。

“尼扬老弟,咳,尼扬先生,我是个粗人,说话有时候可能不太好听,先生要是觉得不舒服,尽管说出来!甚至骂我都行!”

他那脸上挂着热切的笑容,若是阿辛在这儿肯定得大跌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