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章 祂与它的孩子(第3/3页)

“这也是我们正在研究的问题,包括这片森林为何只局限于该行省,而没有扩散到其他地方……别太心急。”

顿了顿,她看向沉思着的方长。

“另外,关于之前你们观察到的‘自愈性’,其实正是基于我之前说的那些原理而存在的。”

“基因在物种之间畅通无阻的交流,并在自然选择中不断筛选出更强大的物种,这儿的有机体无论是植物还是动物,无论是食物链中的生产者还是消费者,都具有极为旺盛的生命力以及营养积累能力……因为如果不这样,它们很快就会成为那个贡献了几组代码就消失的炮灰。”

“在这种高度‘内卷’的环境中,一旦出现物理上的真空区域,很快就会被其他物种迅速占领。”

方长头疼地问道。

“有解决方法吗?”

陈雨桐:“其实很好解决,只要保持对该地区的占有就行了,就比如你脚下这片土地,因为经常有人路过,所以长不出太茂盛的草,铺上水泥也能坚持很长一段时间,不过相对的维护成本也许会比其他地方更高。”

方长立刻追问道。

“那如果是不经常活跃的地区呢?”

“那就……没办法了,”陈雨桐做了个无奈的表情,“别说是你们这座聚集地,就是之前存在过的施隆市,一样没能挡住这种超乎寻常的自然之力的侵蚀,这儿的生物是容不得一丁点儿浪费的,你们还是尽可能想办法把开拓出来的土地利用起来比较好。”

方长苦笑着说道。

“然后承受高昂的维护费用对吗?”

薯条港的基础设施开支完全是百越海峡发展有限公司在掏钱,联盟财政是不可能为薯条港修路的开支买单的,他必须慎重地考虑收支平衡的问题。

而且这不单单是钱的问题。

站在宏观的高度上看,钱只是平衡物流盈亏和市场供需关系的工具。一件负资产造成的损害不仅仅是财报上的亏空,还会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在无意义的事情上浪费。

陈雨桐无奈地看着他说道。

“尽量保持原始的生态风貌或许是个不错的主意,其实也没必要把所有聚居地都修的一样吧,要不考虑下探索适合百越行省发展的模式?这是我能给出的唯一建议了。”

说到这儿的时候,她忽然又想来什么。

“啊对了,你们最近不是在研究如何将黏菌利用到建筑领域吗?不妨尝试一下那种生物自修复材料,搞不好正好适合这里的特殊情况。至于利用率较低的土地,不如就保持森林的原生态——”

就在这时,刚才一直在钻牛角尖的老白忽然开口插了句话。

“也不是没办法。”

两人都不约而同地向他看了过去,方长更是立刻问道。

“啥办法?”

“暂时开发不到的区域,先种点热带作物把地方占着怎么样?比如橡胶、棉花什么的……我记得很久以前避难所里不就出了些高产的棉花种子吗?”

老白朝着东部营区的月族人看了一眼,继续说道。

“就和当初在清泉市的时候一样,我们把土地开垦出来,然后承包给她们去种。只要有东西在地上长着,应该就没问题了吧?”

棉花田的维护成本总归比水泥地要低得多,而且产出的经济作物还能赚一笔。

再加上这片土地有“生长速度+n%”的buff,而且土壤肥力似乎也高得离谱,一年搞不好能收获个三四期。

他已经放弃从科学的角度去理解游戏中的设定了,不如就用游戏的设定去理解,思路反而打开了。

陈雨桐的眼睛也亮了起来,兴奋地说道。

“对啊……这主意不错,其实和我想的也差不多,把那些花花草草换成经济作物就是了。”

方长微微皱了下眉头。

“可这么做会不会把基因引入到这里,让这儿的情况变得更加复杂——”

看着他一脸顾虑的表情,老白无奈地耸了耸肩膀。

“……咱都在这儿待这么久了,你觉得还差这么一两条染色体吗?”

方长愣了下来,忽然意识到自己问了个很蠢的问题,忽略了变量和总体之间的数量级差距。

别说什么代谢物,他们光是丢在这森林里的尸体都不只一两具了,几个棉花种子能算啥?

何况这片雨林又不是今天才变成这样的,啥新鲜玩意儿没见过?

右手摸了摸自己的额头,他哭笑不得地说道。

“说的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