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这次从前线回来,我要做的事情可以概括为一件(第4/5页)

老查理迟疑道。

“巨石城银行会答应吗?”

这明摆着是个大坑啊……

楚光笑了笑说道。

“相信我,就算我不提这茬,他们也会主动要求我出一个类似方案,让他们手中的债权能像钞票一样流通。”

老查理沉默了一会儿,忽然轻叹了一声,感慨说道。

“看来我真的老了。”

楚光摇了摇头。

“哪里的事,我能提供的只是宏观上的策略,细节上还需要你们研究讨论之后完善。”

“我会尽力跟上您的节奏。”老查理看了孙睿才一眼,接着说道,“今天的会议……我建议保密比较好。”

从某种意义上,他们讨论的根本不是如何还债,而是如何从邻居那儿割更多的韭菜。

这要是传出去,恐怕不是提振债主们的信心了,只怕债主们跳楼的心思都有了。

孙睿才认真点了点头,捂紧了桌上的会议笔记。

“明白!”

楚光什么也没说,默许了老查理对会议内容保密的建议,即便他觉得保不保密其实无所谓。

很多事情都是明摆着的。

一定会有人注意到巨石城的资产泡沫正在不断堆高,以及隐藏在泡沫之中的风险。

比如巨石城银行的行长。

那位只要稍微花点时间,把账本对一下就会发现,流通在巨石城的筹码甚至比巨石城总共发行的筹码还要多。

然而,发现问题的人一定不会主动戳破这个泡沫,因为这么做没有一丁点儿好处,反而会惹上一身麻烦。

在泡沫破裂之前赚够最后一笔才是“聪明人”的做法。

如果最后一站是悬崖,那么在倒数第二站之前下车就好……

闭门会议只持续了短短一个小时便结束了。

不少人虽然听闻管理者回来之后开了这么一个解决债务问题的会议,但除了与会三人之外,没人知道会上讨论了些什么,更无人知晓联盟的管理者向行商工会和财政部下达了什么样的指示。

就在来自巨石城的行商们纷纷猜测着,联盟是不是没钱还债了的时候,会议结束的第二天,曙光城市政厅出台的一则公告,却是打了所有人的脸。

整个公告全文大概有数万字,但概括一下就两个字——

那便是招标!

而且是面向多领域同时进行的招标!

首先是出行方面。

曙光城市政厅将以五百万银币的价格,招标采购五十辆电动公交,投入到现有的6条公共交通线路以及新增的4条中,替代原本用来拉货、运兵的卡车,力求将居民通勤成本降到1银币以下,并且能体面地“坐”在车上,不必把裤子弄脏。

不只是公交,还有相关的配套设施。

曙光城市政厅的招标计划中,还包含了总里程五十公里的混凝土公路,以及新增的四座充电站。

而这还不是最吸引人们眼球的!

最吸引眼球的那条公告,已然成为了当天《幸存者日报》的头条……

清晨。

菱湖湿地公园中的某间独栋小屋。

看着手中那份新出炉的《幸存者日报》,坐在餐桌前的方长,脸上写满了惊讶的表情。

“好家伙……这算下来得不少银币啊。”

曙光城城主卢卡宣布,为了容纳持续涌入曙光城的幸存者,也为了改善城中居民的居住环境,市政厅计划招标在清泉市东北部荒地上新建1000栋公寓楼,要求户均面积在40平米以上,每栋可容纳至少48户,最多不超过60户。

根据以往的惯例,玩家也是可以参与设计以及投标的。

他敢打赌。

以那些生活职业玩家对赚钱的热情,这事儿绝逼会取代“B6层”的热搜,成为今日份霸榜论坛首页的最热话题!

报纸上还配了一张图,将曙光城使馆街东边的那片空地几乎圈了进去,新规划的公交线路中也有两条在里面。

不过话说回来,这又是修路又是盖房子的。

钱从哪儿来呢?

说好了几乎完全真实的经济系统,咋感觉这些NPC们各个都不按套路出牌……

不对。

方长转念一想,发现自己是惯性地带入了现实中的思维。

事实上,废土上的情况和现实是完全不同的。

这里最宝贵的是什么?

黑箱?

科技?

都不是!

而是人!

搞研究的是人,做设计的是人,打螺丝和种田的也是人,下矿探遗迹的也是。

有了人,才有能力发掘遗迹,回收那些战前文明的宝贝。没有足够的人力,别说是薅邻居的羊毛了,卖鬣狗肉都得挨人宰一刀。

只要联盟能从周边的幸存者聚居地,不断虹吸他们的人力和财富,那么这套量化宽松的操作其实是完全行得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