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百年孤独(第4/5页)

他们决定代替委员会,成为新时代的探索者。

第2173年,废土纪元44年,第二次导火索事件发生,生产部预感到战后重建委员会的分崩离析已经不可避免,于是通过已经羽翼丰满的理想城单方面宣布了“云间行省复兴法案”。

该法案规定云间行省的山海、群岛、内湖、河口四个战略协防区,北云、上云、下云三个都市圈,以及一号、二号两个工业区,一切战前文明遗迹归云间行省全体幸存者聚居地共同拥有。

这听起来似乎是个很温和的倡议,也合乎情理。

但实际上却是别有图谋。

就在法案颁布的当天晚上,十数支武装部队以企业的名义从理想城出发,迅速接管了委员会技术部门在东海岸的全部研究所,以及正在开发中的战前文明遗迹。

双方在部分研究设施内爆发了激烈的交火。

学院的武装部队筹建时间较短,战斗力不强,但由于投入了大量高科技装备以及由AI控制的战争兵器,仍然给企业的部队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虽然最终企业仍然获得了胜利,但也导致了不少研究设施被毁。

比如从事奇点技术——“完型生命体”研究的实验设施,就在那场冲突中化为了灰烬。

这一结果不但导致“完型生命体”技术的原件完全损失,更是导致部分DNA不稳定的实验体逃亡到废土上,一部分沿着海岸线活动,一部分向大荒漠的方向迁徙。

而这些流落废土的实验体,就是后来的变种人。

虽然这次冲突是以企业和理想城的名义,并没有生产部的参与,但技术部的研究员们并不傻。

以这次事件为契机,结论博士当即宣布技术部门解散,不但以学院的名义接管了彷徨沼泽的所有幸存者聚居地,更是永久切断了对彷徨沼泽之外的所有技术支援,甚至还删了大裂谷中的数据库。

尤其是关于战前文明遗迹坐标的部分。

到此为止,军团、企业、学院便走上了历史的舞台。

而完成了“资产转移”的防务部、生产部、技术部们。则相继扔下了历史包袱,痛快地宣布了解散。

失去了三个重要部门,运行了44个年头的战后重建委员会已经名存实亡,无力支援各地幸存者聚居地。

到了第2174年,也就是废土纪元的第45个年头。

面对着空空荡荡的会议桌,战后重建委员会也终于走到了最后一步——正式宣告解散。

从今往后,各聚居地无需再遵守委员会制定的临时宪法,也无需再接受委员会的管理。

而相对的,各聚居地需要自谋出路,在永无止境的寒冬和异种的侵扰中解决自己的生存问题。

在最后声明中,委员会的首席仍然表示,希望各聚居地管理层不要忘记自己的使命,尽可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救助身边的同胞。

当时并没有人知道。

就在战后重建委员会宣告解散的第五年,大气环境便出现了开始复苏的迹象。

漫长的核冬天也在人们惊讶的目光中落下了帷幕,而衰退的物种也重新在这片土地上繁衍了起来。

至此,军团、学院和企业相继进入发育期,而废土纪元也从“委员会时代”,进入了长达半个世纪的“避难所时代”。

由于气候达到结束休眠的预设标准,避难所陆续开启大门,而从避难所中走出来的老冰棍们,也陆续踏上了这片已经变成废土的舞台。

虽然计划一开始就偏离了预期的轨道,大多数避难所既没有找到已经解散的战后重建委员会,也没能将地表上的事物打理的和避难所内一样井井有条。

但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的他们,仍在短暂的时间里,给这个衰亡的世界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并利用繁荣纪元的知识和神秘的黑箱等等物件,帮助一部分废土客们度过了最初失去重建委员会的黑暗时代。

令楚光惊讶的是,这些不为人知的秘密,竟然就这么摆在大裂谷休息室的书架上,可供人随意翻阅。

更令他没想到的是,联盟北边的老邻居,曾经竟然是战后重建委员会的总部。

“不……也不能说完全没想到。”

楚光仔细回忆着之前和殷方看过的那段由原理博士留下的全息影像,并将死亡兵团收集到的线索与之串联在了一起。

“……废土纪元的第2年,推迟两年苏醒的原理博士,在第111轨道空降师赵伟生营长的护送下,与计划之外的一千余名幸存者一同前往大裂谷与战后重建委员会的同志们汇合。”

“根据全息影像中的描述,当时大裂谷已经由第111轨道空降师控制……换而言之,军团前身的前身其实是部署在河谷行省的第111轨道空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