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涨价了?封测嘛,习惯就好!(第3/4页)

虽然周围弥漫着一股草的味道,但那翻滚的泡泡,多少还是让鼻子通红的幸存者们,对未来的生活燃起了一丝希望。

那个穿着蓝色盔甲的管理者没有食言。

那些蓝外套们没有抛弃他们。

这里的生活虽然不尽如人意,但至少能活下去。

只要能活下去,就有希望!

……

截止到目前为止,历时总共三天。

超威电池厂、冬柳营地、公路镇等五座幸存者据点的幸存者,已经全部完成了转移。

清泉市北郊的最外围,已然形成了一片真空带,下次那些掠夺者再来,恐怕只能在附近找到一些没用的垃圾。

坚壁清野计划初步成型!

不过,由于连日来的暴雪,以及食物、燃料等补给的短缺,第2批和第3批的搬迁计划不得不暂停。

楚光向剩下的七个幸存者聚居地给出了承诺。

如果他们遭遇袭击,避难所的增援会在半小时内赶到,他们只需要撑住半个小时,剩下的都可以交给避难所的士兵解决。

但说实话,这种鬼天气遭遇袭击的可能性比被冻死还小。

哪怕是从前哨基地到长久农庄的那一段十公里长的公路,路面经过修补已经没有明显的坑洞,路过这里的卡车偶尔还是会抛锚个一两次,更不要说在荒野上行军了。

就废土上那坑坑洼洼的路况,只怕大部队走不了几公里,就得被困在雪地里等死。

更何况嚼骨部落地处更北边,此刻面临的情况不会比他们轻松。北郊的气温远远不止零下十度,搞不好到二三十都有可能。

就算他们吃人。

也得把肉煮熟……

今年的寒冬比起往年不只是强烈,简直只能用惨烈来形容。

楚光之前去了一趟贝特街,在视察那边情况的同时,顺便找老查理聊了一会儿。

老查理当时便表示,他在这里生活已经有些年了。

而像今年这么糟糕的情况,在他的记忆中也只出现过两次……

……

《战时条例》实行的第二天。

突然紧张的食物供应,虽然让生活变得比之前糟糕了一点,但并没有给玩家们的游戏体验带来无法承受的影响。

被限制购买的主要是青麦、羊角薯这两个品种,而像是大米、土豆、小麦、玉米以及各种面粉则并不在限购之列。

而以玩家们的收入,是能消费起后者的。

只不过,提升了一倍的基准售价,还是让不少摆摊的生活职业玩家感到了压力山大。

北门口的集市。

正是饭点的时候。

坐在张海拉面摊前的玩家们,纷纷出声嚷嚷道。

“张老板,你的面咋又涨价了?”

“就是!肉切得比纸还薄就算了,怎么素面都2银币一碗了!”

“贵了一倍!太过分了!”

被嚷嚷的烦了,张海用锅勺敲着煮面的大锅,不耐烦道。

“吵什么吵,你去问仓库卖面粉的啊!一公斤玉米面都卖到5银币了!2两面我收你2银币很过分吗?嗯?”

再叫。

明天改卖三银币!

然而让张海没想到的是,坐在摊位前的食客们并不买账,纷纷继续嚷嚷。

“淦!我就说这面咋这么少,原来才二两!”

“不能说很过分,这也太过分了!”

“市场监管局呢?我要报警,这里有个黑心商家偷工减料!”

张海:“@#%!”

妈妈皮的!

老子明天就卖三银币一碗!

涨价的不止是卖拉面的,卖烧烤的和卖馒头包子的也都涨了。

只有这时候,玩家们才不尽怀念起了鸦老板的蘑菇。

那一银币一碗的蘑菇汤,简直是寒冷冬天中的一抹希望。

以前觉得贵,现在想想真是太便宜了。

等来年开春,蘑菇滩恢复营业,希望鸦老板能给他们保留一点点美好的回忆,可千万不要涨价……

走在北门口的集市,楚光一边思索着今天晚上吃点什么,一边倾听玩家们的声音。

体察民情,这也是管理者工作的一部分。

毕竟只看一张报表的话,很容易陷入“地图战略家”的误区。

总的来看,这一轮物价上涨的影响还算是可控,而效果也算是达到了楚光的预期。

玩家日均收益上涨50%~100%,食品、衣服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100%~150%,武器和子弹等工业品价格维持不变,不变就相当于降价。

一句话概括,生活职业玩家不算削弱,战斗职业玩家史诗级加强!

目前来看,整个市场上唯一没有涨价的,恐怕只有游牧民卖的牛奶和一些用猎物制作的肉干了。

霜矛部落的牧民们带来了远方的风干肉制作工艺,制作的肉干带有一种独特的风味。由于便于携带且价格便宜,很受一些有打野需求的玩家们的欢迎,虽然味道稍微逊色了点,但作为干粮的性价比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