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赏花

秦葶眨巴两下眼, 她自己几斤几两自己清楚,这种事就是不想参与,自己和那些人跟本不属一类, 往里硬凑只会让她不知所措的容易露馅。

“我还是不去了吧,万一她们问起我什么,我答不上来可怎么办?”

“杨家二姑娘......”徐琰行轻抿唇角, “那可是个难缠的主,你若一次不去,只怕她下次下下次还会来请,待我寻个机会,带着你一起。”

若是这样,那自是等于给秦葶吃了一颗定心丸。

徐琰行从来都没问过秦葶的过去, 关于她的家世背景一无所知,但他心里也会隐隐觉着有些奇怪, 说她不是从大家里出来的, 可待人接物也算妥当,凡事都做的恰到好处,说是他大家里出来的,却又大字不识一个。

听闻是商户之女, 可言谈举止之间似对金银又没什么概念, 一时倒让徐琰行想不透彻。

且到了这个份上,徐琰行也不是强人所难之人, 她既不肯说, 自己也不好多问,一心念着, 她若有什么想说之时自会告诉他。

殊不知, 这所谓的规矩礼数, 皆是秦葶留在宫里时候学的。

比上虽不足,可比下是有余的,多少也能应付下来。

此下算起,当初留在何呈奕身边那一遭,也不是全无用处。

只待这边的事一了结,秦葶便能拿着银子去过她原本想也不敢想的日子。

有了钱或是可以开家铺子,择一城终老。

至于小郎君什么的,她便不再想了。

......

从前日日忙于生计,关于赏花此种休身养性之事从未落入过秦葶的脑海里,在乡间,到了春日里,遍地皆是数之不尽的野花,那风景也是养眼。

后到了京城,整日在宫里,且也听说过每到了春日里一些达官显贵或是文人墨客皆有此雅兴,但她从未见识过。

南州地气温暖,春来又早,自正月起,每有名花花放时节,南州一些大家有私家园林的门便会大开,迎来送往,各厢带老扶幼,呼朋唤友带着美酒佳肴缤果一类在园林中各处亭台水榭占居好位,吟诗作对,斗酒唱歌。

有各方艺人或是商贩也可借此机会来此做些小营生。

南州这样的园林不少,各大家也为了彰显自家,皆会纷纷开放。

此次邀请秦葶前去赏花的杨二姑娘府上,便有一桩这样的私家园林。

听闻杨二姑娘是最喜欢呼朋引类之人,她似南州各世家女的一个纽带,每一人她都认识。

如今听闻南州城里来了个梁珈玉,是知府徐琰行的表妹,就仅凭着这一层关系,便却不能让人将她落下。

可秦葶有自知知名,她们不是冲着她,而是冲着背后的徐家,自己不过是顶了个名的假货,借着徐家的势头罢了。

老太太疼爱“珈玉”,自她带,便三天两头命人给她做新衫,今日秦葶去赴约,特穿着一身不起眼的鹅黄。

一来这颜色她喜欢,二来她不乐意太过显眼。

虽在宫里待过一阵子,齐林也教过她许多东西,可冷不防的与这些世家女打交道,心里还是有些颤。

徐家的马车一路来到园子里,才一下马车,便有三五人围了上来,其中一个带头的,看着似个明媚开朗的少女最先朝她迎过来,先是提眼瞧着马车椽上铜灯上明晃写着的两个“徐”字。

而后又问道:“来人可是徐府的表姑娘?”

未等秦葶准备好答话,随着秦葶一同来的徐府女使便先道:“杨二姑娘,这位就是咱们徐府的表姑娘,梁珈玉。这是先前您的花帖。”

女使将之前收到的帖子双手回送,杨二姑娘浅一过眼便笑了,二话不说走上前来,万分亲昵的挎过秦葶的胳膊,“早就听说徐府来了个表姑娘,想不到竟是这般的花容月貌。”

“我是杨知州府上的二妹妹,我叫杨丹漫,你也随着她们唤我二姑娘就是。”

秦葶还是头一次遇着这般不见外又热情的人,倒是被吓了一跳,虽有些不适应,却也浅笑着回应:“二姑娘。”

这句便算是应了,杨丹漫又是一阵欢快的轻笑,“来我带你去见见旁人。”

说着便搀着她往前处引,面前眼花缭乱的站着四五个人,杨丹漫一一与她介绍,秦葶也记不住,这些人看似友好,却让秦葶略显不自在。

具体哪里不自在,她也说不上。

直到入了园子,一路上杨丹漫一直同她说着话,秦葶这才知,她哪里觉着不舒服,就是身边这人太过热情,看似与她熟络,反而让人瞧不清心思。

这里是杨家的园子,自是早就给她们留了最好的观景位置。

此季名花盛开,自这湖心水榭望去,满处皆是绽花之盛景。

园林中到处是游人,未隔不远便三五友人吟诗作对,有人把酒言欢。

秦葶初来乍到,却被杨丹漫安到正位上去,其余几人一派众星捧月的阵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