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77、77

“你不去送?”

花小六坐在一片林荫下的池塘边, 双脚垂在清澈的荷塘里,一下下晃动着。

楚明玥坐在她的旁边,二人的动作如出一辙, 头顶绿荫如盖, 池水清清凉凉,夏风一吹, 扑面满塘荷香。

荷叶下, 有金红色小鱼在叶片的掩护下, 时而偷袭扑落水面的玲珑脚趾。

“不去。”楚明玥双手撑着身下青石塘岸,声线就像这夏日的碧色荷塘荡起的水波,慵懒中透着清冽。

“他去开疆拓土, 守得是他的天下、他的子民,平息外患, 保四海安宁, 这本就是皇帝该做的事情。”

花小六一听,啧声连连,她眯着眼歪头看着楚明玥,不住摇头, “口是心非。我日日住在这府里, 你们二人还能瞒得过我?”

楚明玥懒洋洋扫她一记白眼, 未说话。

耳畔蝉鸣阵阵,她却不觉扰人,只因她的心是静的。

御驾亲征这事,她方才和花小六说的, 就是她想的, 因他出京而夜夜无眠的境况, 再不会发生了。

她已不再于私情去执着他的安危。

“我的心还在这里。”楚明玥拍着心口, “好好的。”

花小六轻啧一声,很是不信,转身从琉璃描金盘里拿了颗青皮葡萄放入口中,紧接着,眉头紧锁面容扭曲道:“酸,半夏该打!哪儿弄得青葡萄要酸掉老牙。”

就着半夏忍笑端上来的一碗甜水,花小六“咕咚咕咚”连喝两碗都还在吐舌头。

楚明玥凤眸噙笑打量她,在府里调养这些时日,她的身子总算恢复至以前的五成,问诊的孙太医说,能恢复到五成,已是极好。

元启帝走了半月有余,并带走朝廷大半的武臣,洛京城里喧嚣又沉寂。

满城的紫薇花都开了,或红或紫,团团锦簇,花瓣飞扬着扑进窗前。

悬挂着紫雾烟罗纱的小轩窗。

对弈的棋局被边疆送来的信报打断。花小六把指尖墨玉棋子往棋盘上一丢,趁势推乱那一盘已至尾声的棋局。

“不下了不下了,若不是这日头灼人,咱们两人劳什子坐屋里干这文绉绉的事,就该到马场跑它几圈。”

花小六在素帕上搓了搓手,抱着一盘坐冰的西瓜吃起来。

楚明玥从邮驿手中接过信封,在花小六全无形象的狼吞虎咽声中除去泥封,当花小六又拿起一个蜜桃时,她见到闺友如峦黛的眉渐渐蹙起。

“有人的心开始挪地方咯。”花小六起身,朝欲过来扶她的白桃摆了摆手,提着徐徐曳地的裙裾,轻步迈出屋子。

行至庭院中间,她停步往回望,目光穿过轩窗上被风拂动的轻薄罗纱,落在自顾对信沉思的人身上。

她看见明媚娇柔的花长出一身坚硬铠甲。

然而,这几日的定远侯府,一如往常。

后院的小沙场里,每日清晨准时传来长生学武的声音,每日夕阳坠落时,昭阳郡主总会一手执扇躺在小花园的藤椅上翻手里的话本子。

就连那只玉狮子都又胖一圈,没有谁因为宣珩允不在京中而不同往日。

那封被送来的信,也像从未存在过。

若不是这日晚膳时,花小六在膳厅迟迟未等到楚明玥来用膳,她就当真以为昭阳郡主不关心边关战事了。

花小六抱怀靠在膳厅的一棵朱漆柱子上,歪头盯着半夏和丹秋二人,二人双唇紧抿,一言不发。

“昭阳莫不是以为留你二人在府,就能神不知鬼不觉不被我发现?”

丹秋缓点头,头点一半忽然止住,一顿猛摇头。

“罢了,你二人不说,我也猜得出。”花小六望着门外的漫天红霞悠悠长叹,“她是悄悄出京去西北了吧。”

“不是不是。”丹秋连忙摆手,“郡主不告诉六小姐,是不想六小姐跟着出府,山路难走,郡主恐六小姐累坏身子。”

山路。花小六转睫稍一思索,瞬时露出一脸莫名诡异的笑容,兴奋问道:“她是去护国寺祈福了?!”

不怪她反应反常,和楚明玥交好的昔年友人皆知,她非信佛求神之人。

昭阳郡主从不把命运交给那些虚无不知真假的坐庙金身。

可她方才听到了什么?哈,她瞒着自己离府,竟去了护国寺上香祈福,难怪要悄悄的,这是怕她打趣呢。

昭阳郡主自是不能丢了面子。

“布菜,不等她。”花小六往偌大的圆桌前一坐,拖长音调半唱:“昭阳既是诚心祈福,不得吃了斋饭再回。”

说罢,她又“咯咯”笑几声,也真有她的,这普天之下,怕是惟有昭阳郡主才会等到正午的太阳过了暑气,才堪堪出府入庙烧香。

旁人,那都是赶早起争头香呢。

护国寺是宗帝时期所建,并御笔亲书“护国寺”,只因当时的祯祥皇后喜拜佛诵经,甚至长住护国寺吃斋礼佛。

也是因此,护国寺的香火一度贵如金,非皇亲贵胄、达官显贵不得入主殿上香,布衣百姓只能把香插.在主殿门前的玄石香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