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二章 九尊下界,神女击太一之岁月(第2/3页)

“你太弱了。”

太一平静回答:

“我会在你临近道果、将证道果之时,对你出手,但你若连大罗都难成,如何可化道果?”

陆煊明悟,面上浮现出嗤笑之色:

“太一啊太一,你便就这般有把握么?我若近于道果,甚至成就道果,鹿死谁手,尚未可知啊……”

太一不以为意:

“我拭目以待……六道轮回可凝做一方虚幻道果,却也可化为【道器】,我觉得很适合于你,我助你入大罗,助你锻出道器,以轮回为器,你当圆满。”

陆煊眯眼,不答,只是淡淡道:

“我很好奇,你欲如何助我成大罗呢?”

“便是如此。”

太一忽然暴起,一掌翻覆而落,口中呵斥:

“太上玄清!”

他一巴掌将太上玄清击入了岁月长河,一路回溯!

……

各方变换之刻。

虎牢关前百里之处,府殿之中。

诸侯、诸将面面相觑,都彻底懵了,完全搞不懂现在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那头顶奇怪冠冕的道人,斩掉了许子远,但无论是袁绍还是曹操,却都未动怒,反而在……

执大礼??

这道人,是何方神圣?

哪位不世的仙家么?

在无数双目光注视下,老道一边操纵着释迦与佛母论道,一边操纵着玄黄和楚泰密探,

同时还在让太上玄清在太一的帮助之下回溯过往,光明正大的走至周朝之前的岁月,留下一个个真正属于‘陆煊’的足迹!

释迦烙印虽也是他,但终究不完全是他,终究不是最初的本我。

陆煊是玄清,是玄黄,是九幽子、玄生、鸿钧、释迦,但若论真本,他终究只是……陆煊。

“有趣的太一……”

呢喃了一声,陆煊冲着袁绍几人微微颔首,在他们的战战兢兢之下,端坐在了侧位,含笑开口:

“贫道说了,吾不过天地之间一散人,山野之间的无名道士,此来红尘,为看闹热,诸位不必管顾我,还请自便。”

说着,他打了一个哈欠,垂下头,似在小憩。

真在小憩。

饶是以他一心多用的天赋,再加上如今大罗层面的修为,同时操纵多线本来问题不大,

但问题是,此刻所面对的人中,足足有两位古老者……

即便陆煊,也有些疲于应付。

府殿之中,伴随良久的沉寂过后,在诸侯、诸将探究的目光中,

曹操最先压下心头悸动,悄无声息的踢了一脚袁绍和孙坚,两人各自惊醒了过来,

前者深吸一口气,当着诸侯的面,再度朝着那位老道执礼做拜,旋即回到了主位上,

斟酌片刻后,袁绍轻声咳嗽,道:

“各位莫要忘了今日之事的初衷,我等为讨董贼而誓盟……”

诸侯都艰难的将目光从那小憩的老道身上挪开,看向袁绍,静候他接下来的话。

袁绍呼来下人,抬走许攸的尸骸,为刘备、关羽和张飞添了座席,而后才道:

“今天下大乱,东有太平教,西有白莲教,南有五斗米教,各自造反,而此三道终究只是小乱,唯有那董贼!”

他神色肃穆:

“董贼,不可不伐,不可不斩,今日我等当开祭坛,告于天庭玉皇、九尊,起兵势,破虎牢,夺回洛阳城,送天子安宁!”

诸侯诸将点头称是。

袁绍小心的看了一眼陆煊,旋即又郑重开口:

“事不宜迟,大台已设立在殿外,今时便当奉告玉皇、九尊,今日便当起兵破关!”

说罢,他起身,冲着小憩的老道施了一礼后,出得府殿,诸侯诸将相随,

出殿之时,都忍不住仔细打量那个老道,疑惑更重。

这……到底是谁?

那刘备且先不提,袁本初、曹孟德、孙文台,哪个不是当世英雄,甚至可以说并列为天下英雄之执牛耳者!

若论修为,也都个个是大品之尊,媲美最顶尖的战将!

可却无不对这不知名的老道人毕恭毕敬……

莫非,是哪一位道门天尊不成?

心思繁杂间,诸侯已位列在府殿之外,点燃八方火盆,燃起九根一人粗的香烛,

袁绍着甲披袍持剑,神色肃穆:

“今,开法坛,击法鼓,告玉皇,禀九尊,董贼无道……”

汉皇称天子,再加上自从玄黄击天之后,天庭再也不敢降下灾祸,甚至经常令信奉之地风调雨顺,

久而久之,天下又都信奉仙神了,若这种出征之行,都要告于玉皇,禀于九尊的。

伴随袁绍念念有词,天穹之上,忽生光彩。

“四哥五哥,那是啥子?”

张飞大着嗓门,指向苍天。

诸侯和众上将、名士都下意识抬头,看见天穹之上,祥瑞浮现,龙凤和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