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道人西出函谷关,紫气东来九万里(第2/3页)

两人所言皆是大秘,但跟在一旁的赵政和陆见雪却没有任何反应,似乎未曾听见一般,在他们眼中,老农只是老农。

普普通通,平平无奇,即便言行之上有所出格,但也会被他们自然而然的给忽略掉。

陆煊的目光略微深邃了起来,又侧目问向一旁的赵政:

“政儿,一百多年前,我曾问你若得天下一统后,你会如何,第一次你说不知道,第二次你说要杀仙杀佛,那现在我再问你,可有了新的念头?”

赵政抬起头,眼眸中璀璨着很厚重的道理光辉,却还是摇了摇头,轻声道:

“回义父祖的话,百年岁月,百年行走,我隐约有了新的想法,但很不清晰,很不明确。”

“嗯。”牛背上的老道人微微颔首,道:“那便再想,继续想……此出函谷关,再上天宫,我或当离去,尽可能在此之前,给我答复。”

赵政神色微微一变,义父祖要离去了么?

一旁,陆见雪好奇发问:

“陆爷爷,你要去哪里呀?我能去嘛?”

“你去不了。”陆煊温和的笑了笑:“我啊要去一个很遥远的地方……其实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你了,你性子淳朴,但又被大道眷顾,一言一行媲美大德之威……”

牵着牛儿的老农忽然开口:

“这孩子可以跟着我。”

陆煊猛地一愣,旋而由衷地感慨道:

“那便好,那便是最好……”

陆见雪则是扮了个鬼脸:

“老李老李,我跟着你去种田呀?我才不要呢……”

赵政亦笑道:

“是啊老李,小见雪若是跟着你去种田耕地,恐怕她一锄头下去,能挖出一片仙土来。”

老农笑了笑,不答,而陆煊的眼皮则是微微抽动,神情似是无奈。

就在他们交谈的同时,函谷关,近了。

函谷关上,周王朝的士卒屹立着,城墙中间,站着一个满身威严的大将,

大将此时抬头眺望,凝视那九千地仙层次的精怪,凝视那步履间踩出隆隆雷声的八十一甲,脸上闪过惊悸之色。

旋而,大将朗声:

“开城门,迎陆圣!”

关上士卒齐齐呼吼:

“开城门,迎陆圣!!”

函谷关下,城门大开,大将一马当先,卷起尘土而出,神色间带着些许激动之色。

他奔驰而至,立于青牛之前,做礼而折腰:

“函谷关,尹喜,见过陆圣人!”

老农顿步,青牛亦止,牛背上的道人笑着开口:

“尹喜啊,许久不见了……算起来,得有两百年了吧?”

当初还在守藏室担任守藏史的时候,尹喜曾经跟在他身边一段时间,后来被周天子调去了函谷关。

尹喜脸上激动之色更盛,深吸了一口气,道:

“仔细算来,洛阳城中与陆圣人一别,已有一百九十四个年头了。”

“好,好。”

道人颔首,翻开手中道德经,翻至末页,轻声道:

“这最后一章,便述之于此,收尾于此吧。”

尹喜神色震动。

旋而,道人再宣大道,最后一章道德经响彻于函谷关上,渺渺仙光泼洒而出,异象再现,方圆十万里内,一切生灵,俱在听道。

道德经之八十一章,字句寥寥,然每一字,每一句,都在极尽所能的阐述大道妙理,

一百六十三年间,陆煊走过无数诸侯国,走过高山大海,走过险境绝地,走过人间一切沧桑之所,

所述之道,所讲之理,亦于整个人间绽放朵朵桃花!

至于此时,至于此刻,一卷道德终是尽施于天下,得成了圆满!

在讲法声中,老农微笑颔首,九千精怪沉浸于道中,都破劫过难,在道音声声里,尽入真仙之境。

而八十一甲亦都有大精进,身上威势更加不俗不凡,几有通天之威,彻地之能!

赵政紧闭双眼,面带笑意,陆见雪则是沉迷在道音中,轻轻哼唱着歌谣,随着天地韵律在翩翩起舞,

至于尹喜,他俯在地上,如痴似醉。

“天之道,利而不害;”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伴随最后一个字落幕,天穹之上,九万里紫气汹涌而来,承载大道,托举大运,将九万里苍穹尽染成紫。

等到九千精怪和八十一甲再睁眼时,牵牛的老农,随侍的青年少女,牛背上的道人,都已远去,已出得那函谷关。

八十一甲和九千精怪欲要追赶,却都听见耳畔响起的笑声:

“吾此去,上天宫,不必再随于我身后。”

“去吧,都去吧,尔等自可去逍遥天下,亦可庇护一方,随性便成,随性便是,但切记,不可为恶。”

八十一甲鼻子同时一酸,都想起两百年前初见陆圣之景,尽皆匍匐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