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凭空变出来的钱(第2/2页)

如果能像这两年一样,经济持续发展,老百姓赚到的钱越来越多,对王宵猎自然是好事。威望会越来越高,甚至到坚不可摧的地步。一旦经济出现下滑,影响到了百姓的生活,人民对王宵猎的评价就会完全扭转过来。那个时候,诸事都不好办。

王宵猎不是神仙,也没有办法凭空变出钱来。这两年,经济发展,靠的是大量投资。这些成本刚刚投下去,回本都不知何年何月,靠他们赚钱根本不可能。再加上大规模削减赋税,官府的收入一下子降低许多。减税人人喜欢,但财政收入减少,可是让官府头痛的事情。

能够保持这样的局面,是全是靠印钱来的。

最初打算,王宵猎准备印几百万贯钱,慢慢把银行建立起来。哪里想到,襄阳会子印制精美,极难伪造。更重要的是,币值坚挺。只要手里有会子,就可以到银行兑换铜钱。拿着会子,在襄阳几乎可以买到天下各种各样的货物,而且价格不高。商人们迅速接受了襄阳会子,发行量远远超出估计。

现在的襄阳会子,使用范围已经遍布半个天下。宋朝的荆湖两路、淮南两路,已经全部通行襄阳会子。甚至是两浙、福建、两广,直到川蜀,襄阳会子也开始畅通无阻。某种程度上来说,现在的襄阳会子已经与铜钱的作用相似了。

南宋的冶铜业大大缩减,本来就极度缺少铜钱。襄阳会子的出现,填补了铜钱的空白,市场远远比王宵猎想象的更大。由于币值稳定,襄阳会子迅速挤占了其他会子、交子的市场,甚至开始挤占金银的市场。而由于会子面值较小,利于日常交易,也在挤占日常使用的铜钱市场。

而在北方,京西、陕西两路,河东路的南部,京东路一些地方,也开始通行襄阳会子。甚至襄阳会子使用的范围,比刘豫统治的地盘还大。

不是没有人想过限制襄阳会子。可百姓根本不管官府禁令,使用越来越多。更有封疆大吏,想学襄阳会子。特别是川蜀地区,张浚下属学着襄阳会子的样子,印了几种交子。可惜贬值太快,印出来之后商人根本不认账。除非是打折再打折,加上官府强制,不然川蜀交子很难花出去。

作为纸钞,想要维持会子的币值稳定,其实是门大学问。王宵猎用铜钱做本发行会子,首先保证会子对铜钱不会贬值。再通过银行,对会子用货币乘数扩大,数量远不是其他人能比。还有一点,襄阳的工业商业这两年发展很快,提供的货物,保证了襄阳会子的购买力。

王宵猎很清楚,这两年自己能顺利发展,是因为民间货币的稀缺,给自己提供了机会。可这种机会并不稳定,不会一直这样。一直印钱,就必须保证市场需要超过自己印钱的速度。后世的国家债务,很多都是这种形式。国债卖出去,就不准备还了。更可能的,是几年之后,社会货币不再稀缺,那时候印钱就会引起通货膨胀,实际无法加印了。

对于王宵猎来说,这几年是一个好机会。在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多印些会子。而且要尽量把印出来的会子有效地花出去。不管是官办的工商业,还是工业区,都是花会子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