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窑工(第2/2页)

杨审道:“粮食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你们有手有脚,做事情才有粮吃!只想着吃白食,世间有这么好的事情!好了,不愿意的,就不要来录名字,随便你们做什么!但是,只有录了名字,愿意听从知州安排的,才会有粮食发!我们的粮食,也不是捡来的!”

下面的人听了,在那里议论纷纷,一时间说什么的都有。

这里的人多是窑工,不是农民,思想与农民不同。当然,他们也不是后世的工人,工作有些像,思想却大不相同。与后世的工人相比,这些人多了些流民思想。

宋朝与前代不同,基不限制民间人口流动,自然也就多了许多流民思想。好的方面,这些人向往自由,追寻富贵,富有开拓精神。不好的方面,好逸恶劳,不守法令,不像农民好管。不过这些人大多身强力壮,有物质刺激,干活也卖力。只是对他们来说,不给钱的精神刺激不太好使。

王宵猎对这些的安排,是根据个人条件和个人愿望,可以选择做工、做农民和参军,没有特殊原因不强制。他们有手有脚,还有力气,只要组织起来,这个时代怎么可能饿肚子?

讨论了一会,就有人走到一边的案前,登记自己名字。有人带头,很多人都围了过去。

何挺道:“这个官人,话也说得不清楚。到底要我们做什么,最后也没个准信。眼看秋天,金兵就要来了,若是让我们入军,可是危险!”

段八郎点头:“这话不错。刚才有人问了几次,这官人也不敢说死!”

黄同元道:“你们两个痴人!这人是知州派来的,又不是知州,说了又有什么用?不说死,才知道现在知州并没有打定主意,多想没有用处!”

何挺道:“如此说,你是要过去录名字?”

黄同元道:“家里无粮,不录名字怎么办?跟你一样,天天吃野菜?”

说完,拽开大步去了。

何挺看看段八郎,从怀里摸出菜团。看了一会,叹口气:“说的也是。现在我们饭都没有的吃,想那些有什么用处?罢了,我们也去录个名字,先有了饭吃再说其他。”

与段八郎一起,何挺也到了案前,录了自己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