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月底聚会(第2/3页)

大姑古丹凤家里还好,她算是李家的长媳,夫家虽然分了家,但公公婆婆还是跟他们住一块儿的,家里时常会有小叔子什么的带着孩子来看老人,加上她家本身就有两个孩子,所以孩子们平时也有玩伴。

但小姑古丹华家里就不是那么热闹了。她不跟公公婆婆住一起,家里又只有钱广来一个孩子,孩子平时就难免觉得孤单,这年头家家户户都是好几个孩子,所以这个古明妍的小表弟就很喜欢上外婆家来,觉得外婆家里兄弟多,房子还大,他能开心的玩儿上一天。

上个月月底的聚会刚巧赶上古明妍满月,借着机会大家聚了一次,这转眼一个月过去,又到了月底合家团聚的日子了。

这天家里格外的热闹,满屋子都是小孩子嬉闹的声音,感觉整个宅院都活了起来。果然华国人讲究的多子多福儿孙绕膝不是没道理的,起码这热闹的气氛就能让人心情好上许多。

家庭聚会嘛,就是少不了吃吃喝喝,孩子们上山下河的满村子里撒欢儿,妯娌们忙着准备饭食,男人们坐在一处聊聊近况,比比你们单位最近效益怎么样,又发什么福利了,或是跟古建国打听打听他出差的事儿,有时也拜托他给自家带点什么的,总之很是热闹。

热闹的午饭过后,大人们把闹了一早上的皮猴子们哄睡,然后就在堂屋里跟老人唠唠嗑儿。问候过二老的身体,再问问小明妍在村里适不适应,之后几家媳妇儿闺女儿的就把这个月的养老钱交给二老。

之前说了,古家的规矩,下面成家立业的孩子不用像其他人家那样把工资交公,由大家长分配。

古家二老自己有能力,所以也没有扒着孩子养下面的兄弟姐妹的事情发生的道理。相反的,两位老人比较开明,家里的孩子基本上是成家一个分出去一个。结婚时老人给出嫁妆或是聘礼,没房子的时候还给提供住处,算是给每个孩子都尽力创造了比较好的条件和环境了。

古老爷子和毕老太太两人别看现在住在村里,那是老人家落叶归根的想法,觉得村里热闹,能有自己发挥余热的地方,而且还有村子里地方大,住的宽敞的原因。

其实二老在安城是有一个宅院的。这房子是在回村前就置下的,后来几个孩子娶媳妇嫁人的,都是在这个宅院中完成的。

古家大儿子常年在部队,回家相亲结婚的时间加起来都没停留超过一个月的,当时刚进门的陈红春就跟着二老在城里的宅子里住着。

后来老二古建军结婚,刚开始单位也没有分房子,也是住在一起的,只是后来分了房子才搬出去的。

到了古建国那会儿,他刚结婚不久就有了房子,他和宁荣薇算是最快分出来的。

后来老两口决定回村,又在村里盖了房子,儿女们也都有了自己的小家,城里的房子也不好空着,常年没人住容易破败,所以就租了出去。因而二老现在去安城,都是在老二或老三家暂住的。

儿女们成家后,他们自己的收入都归他们的小家,有什么事情,除非是主动跟他们老两口商量,要他们帮着给拿主意的,否则二老是不会轻易插手的。也是老人这样做到了不偏不倚,对于老人家的一些决定,比如出钱给古明妍办满月或是把孩子接到村子里带,下面的孩子们也才没有多余的什么话。这从根子上说,还是老人花自己的钱,不是拿着儿女的钱做这些事情的,所以他们也就不能多说什么了。老人自己的东西,要怎么花全凭他们心情,没有别人置喙的余地。

但是老人家也担心小辈们心里没数,手里攒不下钱。于是就要求他们每家每月上交一部分工资,数量也不多,三个儿子一家每月交十块钱,女儿家每家交五块钱。也提前说清楚了,这钱没事儿他们是不会动的,只当是给孙子、外孙们攒着了。

儿女们对此都没什么意见,毕竟这交上来的钱数对比他们能挣得的工资来说,确实不算多。给自家父母交这么点儿养老钱,还不是应当应分的嘛。

除此之外,老太太这少见的让女儿们也跟着他们哥哥弟弟们一样交钱,两个闺女却是没什么意见的。一个是她们俩都挣钱,这点儿不算什么。自家爸妈能让她们这样做,不也是表明,她们虽然嫁人了,但也不是那泼出去的水,从此以后就不算古家人了,什么都不能参与,回家还成客人了。反而这样的态度能让她们感到心安。

另外,古老太太不光是自己跟女儿们有这样的要求,也跟三个儿媳妇说,她们可以把自己的工资每月给一些给自己的娘家,到底是做人女儿的,不能因着嫁了人就不赡养老人了。

要知道,在这个时代,能有婆婆同意让家里的儿媳妇给娘家钱的人,可以说是凤毛麟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