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要走了

七月中旬, 这天飞机设计系的研究生们要进行他们的毕业答辩。

廖杉穿了身得体的深灰色女士西装套装,刚走出学生公寓楼,就被狂风卷挟的暴雨淋了一脸。

莫斯科怎么下了这么大的雨?

廖杉在心里腹诽, 有些羡慕下午才去答辩的卓娅,说不定到下午雨就停了。

她打开雨伞,把文件包护在胸口, 还好她出门前在包外面套了个塑料袋,包得很严实,不用担心会打湿里面装的论文,就是她自己, 恐怕走到学校就会很狼狈了。

廖杉撑着伞,顶着大力的狂风往外走了两步,险些被雨伞带着一起让暴风雨刮跑。

一只骨节分明的手从后面伸过来,帮她抓住了雨伞。

廖杉侧头看过去。

“我来吧。”王川泽说, 他今天也穿了一身黑色正装。

“啊, 谢谢。”廖杉松开手,把被雨水打湿、糊了一脸的头发掖到耳朵后面。

王川泽一只手就稳稳撑住了雨伞,护着廖杉往莫斯科航空学院走去。

滂沱大雨,街上几乎没什么人, 大家都在室内躲雨、工作。

简直历险般,廖杉一下子冲进教学楼里,长出了一口气, 不用照镜子她都知道自己现在是有多狼狈。

王川泽把雨伞收起来, 沾了雨水的眼镜镜片影响了视线, 他只能把眼镜摘下来, 对着变模糊的廖杉说,“伞给你。”

廖杉见他浑身也湿得厉害, 接过雨伞后去掏和包一起放在塑料袋里的一卷卫生纸,“你要不要擦擦——”

“谢了!”

突然一只手伸过来,接过廖杉递过来的卫生纸,郑子昂也是一副落汤鸡模样,“怎么今天是这么个天气?”

他擦掉了脸上的水,才发现面前的廖杉和王川泽俱是看着自己,郑子昂看着两人,疑惑,“你俩不收拾一下?”

廖杉的目光向下,落到他手里的卫生纸上。

郑子昂后知后觉,赶紧递出去,“哦哦哦,你俩也赶紧擦擦。”

三人匆匆忙忙把自己收拾妥当些,走向答辩的教室。

教室内老师比学生还要多,由29个来自不同学校的专家教授组成学术委员会主持,共同评审学生交上的毕业论文。

廖杉曾面对过更多人的场面,但此刻她把自己全文118页、图59张、14张表的论文报告,提交给学术委员会审阅,她站到讲台中央,面对下面的教授们,还是不禁紧张起来。

也许是这三年的学习她拼尽了全力,也许是太想画下一个完美的句号,又或许是在紧张未来。

廖杉缓缓吐出一口气,抬眼间已经找回现代召开汽车新品发布会时的状态,自若的开始自己的答辩,“Учителя, привет.(老师们好)。”

她用流利的俄语说着,“我叫廖杉,我研究的课题是飞机发动机喘振现象及如何进行干预控制。旋转失速和喘振是两类主要的气动失稳流态,极大的限制了飞机涡轮发动机的工作范围、性能及可靠性……”

巴浦林诺夫看着讲台上侃侃而谈、自信冷静的廖杉,心中满是满意,在她对答如流的应对学术委员会提出的各种问题时,他就知道,她一定可以顺利通过答辩的。

就在这时,突然教室外面教务处的同事探头进来,拍了拍巴浦林诺夫的肩膀,示意他出来一下。

巴浦林诺夫疑惑的走了出去。

半晌后,他再走回教室,脸色变得不太好。

郑子昂注意到了,他拿胳膊肘捣了下只顾着关注廖杉的王川泽,小声的说,“你看老师的表情,廖杉答辩不是挺顺的吗?”

王川泽看向巴浦林诺夫教授,也是有些不解。

讲台上,廖杉结束自己的答辩,对着学术委员会的二十九个教授鞠躬,随即下台。下一个答辩的鲍里斯上台,他把自己的论文交上去。

巴浦林诺夫站在教室后面,朝廖杉招了招手,“来,三,过来这边。”

他的身边还站着王川泽和郑子昂,廖杉走过去。

巴浦林诺夫看着自己这些华人学生,面露不舍,“大使馆的人叫你们不要耽搁,以最快的速度毕业,尽快回国。”

三人俱是愣住,这消息实在是太突然了。

“毕业证书以及三年的成绩单我会催促教务处那边先抓紧给你们办好,”巴浦林诺夫说道,“最早应该明天上午你们就可以来拿了。”

第二天,拿到了苏联国家考试委员会授予的飞机设计专业“飞机建造工程师”称号的毕业证书、以及记载了三年学习的全部课程成绩为“优秀”的成绩单后,廖杉和其他的留学生们在苏联的学习就这么戛然而止了。

本来今天不用来学校的苏联同学们整齐的聚集在学校里,送别的还有这三年教授过课程的老师们。

卓娅依依不舍的拉着廖杉,“我会想你的,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