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攻击力有限(第2/3页)

而这份野心和做事的能力,正是处于开疆拓土阶段的王谧需要的,于是,他会容忍他。

并且,现在看来,也不是那么难忍。

毕竟,你看他,终究还是太年轻,经验不足,野心太大,那么急匆匆的就跳出来挑头,这就足以说明,他的心性还不够沉稳。

不够老奸巨猾。

不用王谧出手,也有人会处置他的。

你看,刘穆之和何无忌的眼神,都不是很友好嘛。

这就对了,何必事事都等他王谧出手呢?

现在的情况又不同了,像是何无忌、刘穆之这样能人异士全都很年轻,才刚刚开始干事业。

而他们的命运也随着王谧的到来有了很大的改变,整个轨迹全都不同了。

有了这些人的抑制,即便是徐羡之有三头六臂,想来也不能大闹天宫。

更何况,现在的他,力量还很弱小,而时代也不同。

历史上的徐羡之,比他的那几个帮手都要年长许多,也就是说,在王谧掌控的这个年代,不管是檀道济还是傅亮,有的还没出生,有的还在玩泥巴,他们根本不可能给徐羡之提供任何的助力,甚至都不认识这位已经跻身大晋朝廷的文臣。

明日之星。

只要是能够让刘穆之和何无忌他们正常的发挥实力,应该可以起到压制徐羡之的作用。

正当台上台下一片欢腾的时刻,城中百姓却再次被这巨大的声响惊吓。

只不过,这一次,他们的反应和以往大为不同。

他们纷纷赶到城门处,有的甚至是爬上了城墙,使劲的向城外巴望,当他们看到那个巨大的神器,以及琅琊王那神气活现的脸,立刻就明白发生了什么事。

“好家伙!”

“这是什么神器?”

“太厉害了!”

“看到了吗?城墙都碎了!”

几个壮汉最先爬上了土墙,看到了城外的景象,他们都是幸运儿,这个时候,也就是他们这些身强体健体格魁梧的人是最占便宜的。

肯定能第一个看到热闹。

可在他们身下的那些人可就没那么幸运了,他们不仅不能抻长了脖子去瞧瞧城外的热闹,还只能趴在地上,给这些壮汉垫脚。

这都是没办法的事,互帮互助才能更快的瞧到热闹,总有一些人要牺牲的。

毕竟,那城墙也不是那么容易爬的,土墙这一侧虽然是矮了些,但是想要登上去也要好几个人一起努力协作才行。

“你快下来!”

“换我上去看看!”

每一个在下面的人都急不可待,想要换自己上去看热闹,甚至连那些平日里不经常出城的少妇姑娘也纷纷走出家门,甚至想要找几个垫脚的,也攀到那城墙上去看一看热闹。

这种微妙的变化,正是说明了王谧带领的北府兵,确实纪律严明,战功卓著。

正是因为他们如此得力,百姓们才信任他们。

以至于就是听到这样诡异的巨响,他们也不会有任何的怀疑,甚至很快就反应了过来。

这不是什么地动也不是什么敌军打进来了,而是将作坊在研制新兵器,而这新型的兵器,不用说了,又是可敬可爱的琅琊王的作品!

当人们看到,他们的想象和现实完全一样,站在城外组织大炮点火的人,那个站在高台上,虽然生的俊秀,但去透着一股威风凛凛的男人的时候,他们那雀跃的心情,可想而知!

谁不想做大国子民?

谁不想生活在一个对外所向披靡,在内百姓安居乐业繁荣昌盛的国度?

虽然看似颓靡无为,但是,此刻的热情正是将建康城成千上万百姓们深埋在心底的那份期盼表露无疑!

他们也渴望胜利,他们也希望能够扬鞭中原,夺回故土。

所有的看似颓废的生活态度,都是对无法改变现状的遗憾的消极对抗。

晋末百姓们的想法,似乎与那竹林七贤也大同小异。

想往日那些隐居竹林,终日里饮酒赋诗的名士,他们不是不想为朝廷效力,也不是不想成就自己,甚至,他们经世济民的心情还比一般人更加的迫切。

但是,时局如此,不是他们区区几个名士就能够扭转。

在西晋末年,他们就已经很敏锐的看出了这一点,并且为之痛心疾首。

这股激情,在这些饱受屈辱的晋人心中已经埋藏了太多年,在一次次北伐受挫之后,很多人也渐渐的看清了事实,不再和命运对抗。

于是,他们一心放在各种奢靡的享受之上,不再对从军感兴趣,也不想打仗。

其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反正也打不赢,为什么还要去白白送命?

而现在,当这种担忧逐渐消散,当北方的那些重镇,一个接着一个的回到自己手中,晋人的心态便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