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十章 工匠的难处(第2/3页)

相比那些只想听响的看热闹人群,何无忌的这个神器的威力那可是相当的忌惮。

王谧却摇摇手:“不必担心。”

“看起来厉害,其实它的威力也没有那么恐怖。”

何无忌长舒了一口气,终于放心了。

“至少不会把城墙炸烂。”

何无忌:那还不算是威力恐怖吗?

看来,今日的建康城,又注定有一场大乱了。

需不需要提前疏散人群?

还是要给城里的百姓一个警告?

跟随着王谧他们出城来的,还有将作坊的一行人,带队的自然是他们的大统领将作大臣普超了。

在他的身后,几位将作坊里的骨干师傅也全都跟着了,人数多,当然是没有马也没有车,只能步行。

要说以前,或许还有些担心,至少,这些工匠的素质参差不齐,一旦上了街,人数那么多,秩序上总是有些混乱的。

但是,现在,就丝毫不必有这样的担心。

经过王谧主动调整以后的将作坊,人员的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绝非往日可比。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那当然是因为人人都有了用武之地,找到了自己生存的意义了!

以往,工匠们的素质都不是很高,主要是在古代社会,工匠的社会地位就相对较低,而他们就算是有独家的绝活,也不过是手艺人,即便是在这都城的将作坊里做活,是给天子皇妃们做事,也依然还是匠人,没什么社会地位。

这种失落反映到日常生活中,自然就是各种失序行为,比如,有了钱就一朝散去。

不是去耍钱,就是钻到烟花柳巷当中。

总之,过着有今天没有明天的日子,还时不时的打架斗殴,充满着一种有力气没处使的感觉。

但是,自从王谧开始帮着整顿将作坊,这里的面貌就跟着焕然一新了!

用王谧的话来说,匠人和军人、商人也没有什么区别。

各有分工而已。

军人有军饷,商人就更不必说,虽然社会地位比不上,但是,口袋里的钱还是鼓鼓的。

不论是在哪一个世道,有钱就能过得好,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常识,也是颠扑不破的一个道理。

没办法的。

走到哪里都是一样,这个道理就是可以横行无碍。

有钱,就有好生活,有钱,就能收到别人的仰望,即便是极有可能是极为短暂的。

但是,反观可怜的工匠们。

就真的是要钱没钱,要社会地位也没有社会地位了。

遇到那贪婪又奢靡的皇帝,这些工匠就和日日服徭役的人没有什么区别。

不停的赶工,甚至可以累死人的!

这是真的!历史上关于这个方面的记载,屡见不鲜。

在这样严酷的生存环境之下,还谈何素质?

谈何生存的价值?

然而,现在不同了。

对于管理这些工匠,王谧引入了一种完全不同的方式,他居然拨出了一笔专款,给工匠们发钱。

数目不小不说,甚至还能按月发放,从他开始插手将作坊的一应事宜开始,这项工作已经持续和好几个月!

每个月,在一个固定的日子,至少是在这个月的朔日之前,这笔钱就会按时,足量的发放下来。

这简直是以往根本就想不到的事,也根本就不会发生!

但是,现在又确确实实的在进行当中。

可以说,小小的一个举措,在工匠们心中掀起的波澜是十分巨大的,堪称是滔天巨浪。

首先,按时,这就足以表明,琅琊王对将作坊工匠们的重视,要知道,虽然只是每个人小小的一笔钱,但是,能够按时按量的发放这在古代也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

主要是,古代人基本上就没有这个理念。

什么叫做工资?

工资为什么需要按月发放?

为什么还需要在一个固定的时间按时发放?

这些完全都没有概念,也根本认为没有这样做的必要。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这个年代的工匠,从身份上来说,还是属于奴隶一级。

虽然看起来是有人身自由的,也有一定的工钱,但是,他们和雇佣他们的人还是一种人身依附的关系。

双方的地位并不平等,更不用指望他们的主人会按时按量的给他们发放工资。

给钱,那就说明是主人心情好,不给,只要是管饭,包住都已经是大善人了。

哪里还敢追求其他的。

可是,现在的琅琊王不只是给兄弟们按时发工钱,而且,还说了,以后这就是规矩了!

以后,工匠里也会像军队里一样,不同手艺,不同的年头的工匠,也都有级别,甚至可以晋升!

工钱就更不必说了,自然是可以随着级别的提升不断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