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章 强敌环伺(第3/3页)

这里还有一个困难。

那就是氐人。

现在,他们将要接受投降的,是氐人,并不是其他什么人,氐秦狡诈成性,这一点,被他们欺负了多少年的晋人算是深有感触。

这样的人性,如何能够相信他们?

一旦晋军的势力稍稍减弱,他们就很有可能卷土重来,这种事情几乎是防不胜防的。

于是,所谓的战后问题就摆到了桌上,十分棘手。

尽数杀光?

倒是解恨了,也把麻烦都解决了,但是,又过于残忍,晋军在北方毕竟势力还比较弱小,如果这样做,很有可能会引起四邻的紧张不安,反过来和氐秦联络,推翻晋军。

这是很有可能的。

几大部族都是脱胎于当初的五胡,这些部族内部虽然也纷争不断,谁也看不上谁。

但是,一旦面对传统的汉人势力,就又会欣然携手,一致对外。

在邺城丢失之后,氐人的势力已经大大减弱了,现在看来,在五胡之中都排不到前面了。

但是,羌人、鲜卑人,他们的实力还都比较强,还要时刻防范就喜欢偷手的丁零人。

在这些强盛的部族当中,鲜卑人倒是可以先放一放,如今,鲜卑军团的首领是慕容垂。

这个人头脑清醒,不是个贪心之人。

在邺城侥幸逃脱之后,王谧断定他一定会占据一块地盘,或许就是以他们大燕曾经的王城,龙城作为据点扩展力量的同时,站稳脚跟。

这样的部族,不会轻易招惹恢复中原的晋军的。

更何况,慕容垂和晋军已经有过几次交手,他对晋军的实力是有很深刻的认识的。

心里有数,不会和晋军硬碰硬。

这样看来,最令人头疼的,就是姚羌的部族。

在几大部落之中,姚羌一族的战斗力也是相当强的,再加上,他们的首领姚苌、姚兴都是勇猛且贪婪之人。

当他们发现,身边的老朋友已经换成了晋人,一定不会善罢甘休。

于是,如何在异族林立的北方,顶住压力,站稳脚跟,这才是晋军现在的当务之急。

而更加可笑的一点正是,大晋内部现在基本上也是朝廷和前线的军队是割裂的。

比如,王谧是谢安推荐才能领兵打仗的,那么他理应听从谢安的安排,事实上,王谧也是这样做的。

就在行军途中,他每五天都会给谢安写信,汇报前线的消息。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王谧能在邺城前线挺那么长时间,也是谢安认可的。

如果谢老爷子不同意,就算王谧是孙猴子,恐怕也翻不起多少波澜。

事情是这个样子的,谢安虽然也觉得,王谧的行为轻纵冒险,但是年轻人嘛,谁不喜欢冒险。

想当年,谢老爷子不也是一样嘛。

现在正是一个好时机,如果能真的夺取邺城,谢安也想亲眼见证一下,晋军能够在这个北方腹地坚持多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