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五章 慎战

事实上,暗中推动一切的不是沙门,而是王猛。

苻雅在几个月前就上过一道奏表,陈述河西形势,一旦他的三万人离开,河西必定大乱。

王猛回信苻雅不必担心,趁大梁没有接手前,乱一乱也好,让牛鬼蛇神们浮出水面,然后一网打尽。

“当年诸葛武侯攻伐南中,七擒七纵,南中蛮族遂对蜀汉死心塌地,为何叔父反其道而行之?”太子李俭执子侄之礼,恭恭敬敬。

“此一时彼一时也,后汉魏晋,凉州叛乱不断,欲治此地,当用猛药,大梁的国力不允许怀柔之策,而且凉州不同于南中,连接西域、草原、高原,诸胡来来往往,迁徙不断,互相吞并,怀柔之策难以施行。”王猛耐心的解释道。

单从他儒雅的外表,绝看不出是如此心狠手辣之人。

但李俭知道,正是这位的大刀阔斧,一举解决了关东豪强,从而奠定了大梁强盛的基础。

朝廷将王猛的功勋排在第一时,很多人私下议论纷纷,认为常炜应该功居第一,但李俭知道,大梁最难最硬的骨头,都是王猛啃下来的。

“既然如此,叔父为何迟迟不进兵?”李俭问题一个接着一个。

洛阳的玄甲军和黑云骁骑三日前已经进入长安,王猛没有任何出兵的意思,还下令苻雅固守姑臧,慕容垂屯兵金城。

王猛哈哈一笑,“何必着急,让凉州各方势力想清楚,而且凉州士族豪强至今都没有动静,他们不急,我们何必着急?”

“叔父这是逼士族豪强们屈服?”李俭恍然大悟。

不过王猛的心思要比这更远更深,也更狠,他在等士族豪强们站队。

凉州士族豪强树大根深,同样需要梳理一番。

此番叛乱,他们不参与也不协从朝廷镇压,就能看出他们的心思。

无论哪一方赢了,他们都不吃亏,将来都要依靠他们治理凉州。

别看凉州羌胡们闹的凶,却没一个攻打他们的,反而极尽所能的拉拢。

可惜他们遇上的是王猛。

“凉州士族孤悬西垂数十年,与中原离心离德,仍心系晋室,此次叛乱,亦可看成是凉州士族在向朝廷示威。”王猛为李俭分析凉州形势,以及繁杂的各种势力之间的关联。

不正面响应朝廷平叛,其实就是在支持叛乱。

上一次苻雅与他们谈,士族想要的,苻雅给不了,所以也就不了了之,继续观望。

李俭听的叹为观止,“未想一场大战,牵涉如此之广,各方心思如此之多。”

“治国用兵,千头万绪,忽略其中一处,有可能数万将士死于非命,数百万百姓种出的粮食付之一炬,兵法有云,未虑胜,先虑败。此战若败,殿下可知后果?”

“还望叔父解惑。”

“兵者,国之大事也,存亡之道,不可不察。此战若败,国威不存,那些畏惧大梁的夷狄,也会起兵对抗朝廷,后汉羌胡之乱,便会重现,大梁需要耗费更多的钱粮与将士,平息此地,从而分散了精力,十年内,无力讨伐代国和江东,看似烈火烹油之势,反而危机四伏。”

一向好战的王猛,居然规劝李俭慎战起来,也算用心良苦。

一个好战的皇帝并不是什么好事。

大梁已经出了一个,不需要第二个,接任的君主需要休养生息。

而且好战与善战相距十万八千里。

未经战阵,轻言战争者,贻害无穷。

慎战也不是不战、畏战。

“侄儿铭记叔父教诲。”

“启禀都督,拓跋孤两万骑已至居延泽!”门外房旷轻声道。

王猛道:“吐谷浑的援军来了没有?”

“吐谷浑未派援军,而是派来了使者,刚刚入营。”

“哦?”王猛略感惊讶。

秃发部是从拓跋鲜卑分裂出去的一支,吐谷浑则是慕容鲜卑的旁支,盘踞西海多年。

过不多时,吐谷浑使者来见,“拜见都督!”

“凉州大乱,尔等安敢觊觎华夏疆域?”王猛冷冷道,儒雅的气质顿时变为煞气,令旁观的李俭都心中一寒。

使者脸色一变,“都督误会了,吐谷浑向来亲善华夏,小使此来,是进献健马五千匹、金银五百斤,略表我家大人对大梁心意。”

此时的吐谷浑还只是一个部落,首领碎奚性情仁厚,不喜争杀。

五千匹健马、五百斤金银对一个部落而言,不是个小数目。

伸手不打笑脸人,王猛语气和缓起来,“吐谷浑心意,某定会转达朝廷。”

使者察言观色,“我家大人除了略表心意,还愿出兵五千协助朝廷平定河湟康宁之乱。”

“哦?你家大人有何请求,不妨一并说来。”王猛一眼就看出吐谷浑有求于大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