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三章 合肥

梁正兴二年,晋升平元年,桓温正式奏请北伐。

晋室加封其扬州牧、录尚书事、假黄钺、都督中外诸军事。

桓温提四万精锐入濡须,麾下大军高达七万,会合袁真、谢尚诸军,兵力接近十万,水陆并进,声势滔天的杀向合肥。

遣桓冲、桓豁入宛城,窥伺许洛,殷康、毛安之各引本部协防新野,互为犄角。

殷康出身陈郡殷氏,乃殷浩堂弟。

毛安之,乃十几年前荆襄大将毛宝之子。

高大的合肥城墙上,梁啸默默望着远方荒野的尽头,潮水一般涌来的灰线,眼神逐渐坚决起来,这一刻他等待太久,“儿郎们,杀敌报国建功立业便在今日!”

“杀、杀、杀!”士卒们举起了刀矛。

晋军很快就涌到了城下,密密麻麻,一眼望不到尽头。

河道上,千帆竞立,一架架重弩立在船头。

后方无数青壮将一架架攻城器械推送上来。

桓温既然掀起北伐,必然倾力而来。

而此刻的晋军,跟当年殷浩、荀羡的晋军大不相同,绝大多数都是北方流民,跟梁军流着同样的血,也跟梁军同样勇武。

“此乃苦战!”梁啸早有心理准备。

虽然梁国天下最强,但在江淮战场上,晋军优势极大,水网密布,江东水军可以纵横驰骋。

“克复神州!”

“克复神州!”

呼喊声从东南率先响起,接着传遍整个战场,此起彼伏,一浪接着一浪,天地之间到处充斥着呼喊声。

闻其声,而知其志。

桓温不仅振作了江东国势,还振奋了江东人心。

无论北伐用心如何,他终究敢向梁国亮剑。

呼喊了将近半个时辰后,前阵步卒向前,刀矛盾弩齐进,抵近一射之地,接着万弩齐发,带着劝降信飞入城中。

“尔等皆是晋人,岂可对朝廷刀兵相向?开城投降,大司马将有重赏!”步甲之中,数百人齐声大喊着。

令城头一阵躁动。

黑云军自然一脸不屑,但协助守城的镇军却面带错愕,很多镇军本就是江淮子弟,望着城下入林一般的“晋”字旌旗,眼神渐渐迷惘起来。

无论如何,晋室在很多人心目中终究是正统,他们也许不会逃入江东,但要与晋军大战,终究有些不忍心。

更何况桓温声势如此浩大,未经历苦战血战的镇军难免心神动摇。

“汝等已是梁人,休要听他们蛊惑!”梁啸拔出长刀,杀气腾腾的望着城上的镇军。

凡是被他目光触及之人,全身一震。

“后退者、投敌者,举家连坐!”

平时慈眉善目的鸿胪吏们忽然变得凶神恶煞起来。

百余名黑云将提着刀在城头来回走动,“江东皆鼠辈也!这泼天的功劳别人求都求不来,却落到尔等身上!”

在他们的监督下,士气逐渐回升。

晋军战鼓响起,震动天地,密密麻麻的晋军围拢上来,各种攻城器械仿佛巨兽一般缓缓向前,虽未发动,却压的城上透不过气来。

桓温将兵法中的先声夺人以势压人用到了极致。

刀剑将出未出时,最为骇人。

然而就在大战一触即发之际,东北方面地平线上出现了一杆偌大的“梁”字,迎着东风来回招展,接着一支黑红色的骑兵宛然长龙一般横亘在平原之上。

“是徐将军!寿春的骑兵到了!”合肥城上一片欢腾。

守城最忌死守,有援兵就不一样了。

士气顿时高涨起来。

高云这支骑兵出现的非常及时,虽然兵力不多,却刚好压在晋军士气的节点上。

“擂鼓!”梁啸大喝一声。

合肥城上战鼓擂动,晋军施加的压力一扫而空。

城下刀矛海洋的正中,高大的牙纛之下,桓温眺望着东北方向,“狄梁将才何其之多也,传令三军,深沟高垒!”

乌泱泱的晋军又缓缓退下……

轰、轰、轰……

邺城之中,盔甲铿锵声震动全城,马蹄整齐的敲在青石上,发出清脆的响声。

长街上,百姓纷纷出来送行,目光中皆是自豪神色。

仿佛出征的是他们自己。

当李跃的仪仗行过时,“万岁”之声山呼海啸而来。

将士们在这呼喊声中默默挺起胸膛。

欢呼之后,便有百姓嘱咐自家子弟“奋勇杀敌”、“家中一切安好”、“勿要念家”……

梁国崛起的不仅是国势,还有失去七八十年的尚武之风。

举国上下,皆以从军为幸,以杀敌报国为荣。

这种气氛之中,李跃雄心万丈。

此次南征,不仅要击败桓温,还要打碎江东的幻想,让他们看看谁才是天下正统!

大军陆陆续续出城,城外王猛已经等候多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