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骑兵还未退场(第2/3页)

“听我师父说,在起兵之前,大都督曾经私下里点评过明廷的诸大臣,曾说过当世人杰就是高伯父和张居正二人。”

李言恭惊讶的看着熊况。

在苏泽起兵造反的时候,高拱和张居正二人在明廷中不过是中级官员。

两人都是在对抗东南的战争中才逐步升官,最终走上明廷执政的位置上的。

这两个人也是东南最棘手的对手。

当年大都督在起兵之前,就已经这么评价二人了?

李言恭这下子是真的服气了,世人都说苏大都督慧眼如炬,有识人之明,果然如此。

熊况说道:“如今看来,高兄已经不亚于其父了,假以时日,必定能成为我东南的名将。”

接着熊况说道:“我想要去一线,也是看到了这个大争之世已经到了,我不想要在情报司混日子了。”

李言恭说道:“按照高兄的说法,如今决定战争的是后勤和情报,熊兄在情报司的位置上也能为我东南立下大功,又怎么能说是混日子呢?”

熊况说道:“高兄的‘后勤决定论’确实没错,这一次的徐州会战也说明了这一点,谁能以更小的成本将物资送到士兵手上,谁就能赢下战争。”

“但是这是从大局的角度出发的。”

“大局?”

熊况点头说道:“高兄说的是天下这个层次上的,是国家和国家争霸这个层次的,他说的没错,综合国力以及军事后勤的发展,将会决定国运的走向,就像是秦自商鞅变法后,就有了吞并天下之势。“

“但这都是大局上出发的。”

“秦自商鞅变法后,依然用了几代君主才完成了统一天下,这是为什么?”

李言恭摇头。

熊况说道:“因为仗,最后还是人打的。”

“我不认同高兄的观点,国力的强弱,后勤的补给,这都是大势,但是决定一场战争走向的,不仅仅有这些大势,还有人心。”

“这天下人之心,是通过一场场战争的结果而决定的。”

“所以秦在孝宣太后的时候,就已经吞并天下的能力和野心了,为什么还要经历三代君王才能成事?那还是因为当时的人心还不在秦并六国上,更在于在白起王翦之前,秦没有能够决定胜局的大将。”

“所以我认为,如今是一个名将大有作为的时代,也必定是一个名将辈出的时代。”

“我不愿意在情报司浪费时间,我需要去前线学习最新的作战方法,实践我的作战理念。”

李言恭看向好友,这一次和熊况的谈话,让他也极为震撼。

和高务观的宏观分析不同,熊况的想法更直接。

熊况说道:

“高兄有一句话说的没错,如今是千古未有之大变局。”

“我们东南的武器发展,正在一个重要的节点上。”

“武器?”李言恭只知道东南的火枪犀利,但是他一直在做后勤工作,并没有上过最前线的战场,所以对于武器的认知并不全面。

在他和大部分东南的军官看来,鸟铳和火炮是一种强大的武器,炸药更是攻城拔寨的利器。

熊况说道:

“历史上,武器的发展往往会给军队战术带来决定性的变革,而火枪和火炮的发展,也让我们站在了这个时代的转折点上。”

熊况说道:“就比如在春秋战国时代,骑兵和步兵取代了战车,成为战场的主力,这是因为冶炼技术的发展,让杀伤力更强的铁器走上了前台,笨重的木质战车面对铁器不堪一击,最后走下了历史舞台。”

“到了宋金战争的时候,铁甲骑兵成为金国的主战兵种,而宋发展出强弩来对抗。”

“在历史上,这些变革往往需要几十年乃至几百年的时间,但是这个时代,这个发展速度大大加快了。”

“李兄,还记得我们刚刚参军的时候,鸟铳还是一种杀伤力比弓箭强的武器,但是那时候弓箭手依然在军队中有一席之地。”

“可随着鸟铳发展到火枪,无论南北,弓箭手已经没有了位置。”

李言恭点点头,当年高拱在南京训练新兵的时候,还有弓箭营,可是现在的明廷新军也都是火枪手了。

熊况又说道:“再比如在大沽决战之前,身穿重甲的骑兵依然被视作是对抗火枪手的希望,但是大沽之战后,明廷也知道了火枪的子弹可以击穿重甲骑兵的胸甲,笨重的骑兵冲锋已经无法突破火枪手和炮手组成的正面防线了,更不要说挖掘了战壕和拉上铁丝网的防御部队了。”

“就连在山东的李成梁,他也已经逐步减少了骑兵的训练,如今骑兵更是一种侦查用的斥候和佯攻辅助的兵种,南北都不再发展正面冲锋的重甲骑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