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劳动者的智慧(第3/3页)

第四版也是投稿,这是一出折子戏,有牡丹亭珠玉在前,这篇戏文确实干瘪了一些,但是题材和内容都很新颖,在汪道昆看来也是一篇不错的作品,也是南平士子投稿。

第五版是一些杂记、笑话、游记、神话故事和山川地理逸闻,都是一两百字的小短篇,但是内容生动有趣,汪道昆读完了化剑阁的逸闻之后,对这座南平县城外的名迹也产生了游玩的兴致。

最后一版就是广告了,在热爱阅读的汪道昆看来,这些广告也颇为有趣。

他合上报纸,递给商队老板说道:“果然是好报纸!掌柜的你们赶到南平就是为了买报纸?”

商队老板笑着说道:“当然不是了,如今《拍案惊奇》在临近的府城都开始同步贩卖了,价格也和南平城内一样,贩卖报纸已经没什么利润了。”

“我们这次去,是应本县相公们的请求,去购买《古文观止》和《幼学琼林》的。”

汪道昆也算是读过很多书了,他从没有听过这两本书,问道:

“这是南平的新书吗?”

老板点头说道:“这《幼学琼林》是苏先生新编的蒙学教材,用过的都说好。《古文观止》和苏先生和南平县海教谕一起编的散文集,据说收录了名家大作五十篇,都是一等一的名家精品,苏先生还做了注释和点评,在延平府都卖脱销了。”

蒙学?散文集?

汪道昆更吃惊了,这苏泽不过是一个秀才,竟然能编这样的东西?

别看蒙学书看起来简单,可是编写蒙学可是相当困难的工作。

要将知识讲的通俗易懂,又要在孩子心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这是教化天下之功!非大儒不得为之!

而文集也是如此,从先秦以来名家散文不计其数,但是能称得上名篇的可不多。

能从卷帙浩繁的文章中精选出好文,并且做注释点评,这非是饱学鸿儒不能为之!

要不是苏泽的《牡丹亭》珠玉在前,汪道昆都觉得这是在苏泽在骗人了。

“掌柜的,你手头上可有这两本书?”

掌柜的摇头说道:“这两本书在南平之外可是一页难求,我们这次来南平城也是想碰碰运气。”

汪道昆回到自己的马车里,看了《拍案惊奇》之后,他内心的创作欲望也是暴涨。

人就是这样,在读到好故事之后,也忍不住要将自己脑海中的好故事写出来表达出去。

在这种表达欲的驱使下,汪道昆提起笔写道:

“第一回 ,西门庆热结十兄弟武二郎冷遇亲哥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