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大彻大悟的未来奠基人(第2/3页)

历史,最是遵循着它自己的轨道在前行,眼前的孙策尚未重伤弥留,可心底的创伤也让他反思自己未来的路到底该怎么走。

曾几何时,他总觉得这世上没有什么事情是一杆霸王枪无法解决的,而现实给了他一记……不,是两记响亮的耳光。

他开始明白,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个人的力量,终究有力竭之时。

所以,这一回,他不打算杀了,在江东杀个血流成河又有什么用,人家都在开疆拓土,而自己还在处理狼烟不止的后院,这样下去,别说壮大孙氏家业,到头来只怕迟早毁在自己手上。

孙策能有这样的醒悟周瑜当然是很开心的,尽管他没有明说,但话里话外已经透露出了愿意向世家妥协的意思。

接下来,周瑜就开启了他力挽狂澜的操作。

眼下别看三郡二十八县都有不同程度的叛乱,但这件事的主导肯定是在四大家族,把他们搞定了,其他的小世家豪强都不过是墙头草而已。

周瑜先是让张昭张紘带着人去四大家族示好,甚至不惜带着重礼前往,这玩意人家不缺,但态度很关键。

游走一番后,周瑜再亲自跑一趟,作为孙策的代言人,加上周家的影响力,他的分量不可谓不重,当然免不了是要说上一番好话,阿谀奉承一番。

但,四大家族的人不是脑子一抽,听点好话就算台阶了的,世家永远是利益当头,只有给足了他们想要的,这场矛盾才有缓冲的余地。

所以,最大的一步棋就要启动了,孙策亲自上门,并且许诺,陆家家主陆骏任吴郡太守、顾家的家主顾雍为会稽太守、豫章太守为张家的家主张温,至于朱家的家主朱治,任丹阳的都事。

这可算得上是大刀阔斧的变革了,要知道,这三个郡的太守原本都是由淮泗帮的人担任,也就是孙家的家底成员,一口气全部都让了出来,这等同于是极大的助长了四大家族抵抗孙家的成本。

作为淮泗帮的为首人员周瑜主动提出,这又让孙策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放手一搏。

效果很好,半年不到,各郡的暴乱就完全的镇压下去了,并且对孙家也一改先前的恶劣态度。

不过,这份大礼只能够稳住江东的局面,还无法让四大家族完全的支持孙策,而且这样的大礼你只能送一次,因为历史上的江东六郡已经缺失了庐江和九江,仅有的四个太守位置让出了三个,再没法给了。

并且,淮泗帮你也得给足好处啊,人家可是把脑袋别裤腰带上为你们孙家冲锋陷阵的。

“公瑾,这只是缓兵之计,终究不是长远之策,我只怕四大家族人心不足蛇吞象,到头来我反被他们所噬。

更何况,手底下的兄弟们都是拼着性命在厮杀,可我能给他们的只到六百石一级,且位置有限,时间一久,必生怨言……”

孙策很是忧心这个问题,他这些已经不再想着以武力镇压的问题了,开始偏向以权谋驭州郡,以心术抚人心。

“只有开战,别无选择。”战争其实从来都是政治的延伸,要玩政治,就免不了要动刀兵。

只有当你的蛋糕足够大的时候,才能让每个人都吃饱。

“可是,我们已经错过了最佳北上的时机。”中原大战已经结束了,那时候是北上最合适的时机,孙策甚至都想绕过张辽进攻庐江也是可以的。

但那个时候江东各地都有暴乱,他根本没有能力再发动战争。

眼下倒是可以动手了,问题是,时机又不对了。

恼人啊。

“伯符,眼下不是北上的合适时机,而且即便真的侥幸拿下了徐州,我们也挡不住曹操的铁蹄。”

“所以你说的是……”孙策有些诧异的望向周瑜,徐州可是一直阻挡江东北上的要道,不拿徐州,莫非是荆州?

荆州那头,自从沙羡一战后,黄祖就不敢轻易出来跟他们刚了,而攻城现在可还办不到。

“交州!”周瑜眸子一凝,坚定的念出了两个字来。

“交州?”

孙策以为自己听错了,挖了挖耳朵,嗤笑道:“交州地处偏远、山岭杂乱、瘴气横生、通道闭塞,十个交州也比不了一个徐州啊。”

“眼下来看确实如此,可长远来看,交州于我们意义重大。”

“愿闻其详。”孙策重新端坐好,准备认真听听周瑜的见解。

“若是论及税赋、产粮、盐铁这些当然是比不过徐州的,可一者我们现在的军力进攻交州才有机会得手,徐州和荆州都有极大的战败可能;

再者,交州一隅虽然地广人稀、民化不通又兼山林众多,但交州不缺水脉,若是能引入曲辕犁和龙骨水车,数年之后必定一改颓势,能成为我们的粮仓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