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千山寒暑(八)钦使(第2/3页)

-

接到军令的时候,完颜彝早已整装待发,不到片刻,便点了齐兵马全速奔赴朱、卢,因忙着与樊泽后军接洽,无暇他顾,简短地对李冲交待了一句:“那里都是山陵,你跟着我,别乱跑。”李冲笑道:“不妨事,我死不了的。”完颜彝沉下脸正色道:“你以为打仗是小孩子过家家?速不台大军号称四万,咱们只有一千人,我都不敢说能活着回去,何况是你?”李冲缩了缩脖子,一对精光四射的眼珠转来转去,不知想些什么,完颜彝拨转马头,径自寻樊泽去了。

其实速不台手中只有万余人马,号称四万是为了恫吓金人用主力来御敌,一旦中军出动,那么窝阔台便可趁需攻下潼关,直接打通东进河南的道路。速不台听斥侯回报,金人只以忠孝军一千、马军一万来抵挡,不由得纵声长笑,命人召集散布在山岭的军队,准备一举歼灭这支偏师。

蒙军行动极快,不到半日便集结完毕,以逸待劳,速不台与金人对阵多年,深知金军涣散低效,不慌不忙地命麾下将士整顿阵势。谁知不远处马蹄声兀起,转眼间一彪精骑已风驰电掣般冲到眼前,箭一般没入阵中,随即便有沉闷的重物坠地声——那是蒙古骑兵被挑落马下发出的声响。

速不台惊而不乱,沉着地组织蒙军快速散开,最大程度上发挥轻骑灵活的优势,损耗金人具装重骑兵的体力与士气。谁知这支金军人数虽少,却个个奋勇骇人,相互呼应配合更是如有神助,这边游骑掠阵未已,那边弓箭手已下马在山石掩护下一通激射,矢影横飞,蒙古骑兵纷纷中箭落马,军心大骇。

速不台久经沙场,极为镇静,看这支金军如此神勇,必是闻名已久的忠孝军,那么此军不过千人,而己方有万人之众,只要蒙军不溃乱,作战时间一长,忠孝军必然被围困当中,消竭殆尽。

果不其然,蒙军虽落下风,却渐渐看清了这支金军的人数,精神陡然振作,慢慢恢复了被打乱的阵势。两名禆将目光锐利,一眼看出金军主将身旁的亲兵力有不逮,对视一眼,催马挺枪杀来。

完颜彝冲杀在前,转顾之际余光瞥见几名蒙古骑兵直扑李冲而去,急忙勒马回身,一杆长槊斜刺横削,堪堪杀退两人,另几名蒙兵则逼近李冲,眼看长/枪就要劈到,李冲却突然从囊中掏出一样物什,做势掷向蒙兵。

蒙兵从前吃过金人震天雷大亏,吓得拼死奔逃,跑出数丈后回头一看烟火俱无,才知上了当,气得怒骂不已,又挺枪杀来。李冲一提缰绳跑到山石边,眼看前无去路,突然回身将手中纸包抖开抛了出去,顿时粉尘漫天,蒙兵人马俱冲入白茫茫的石灰中,痛得人喊马嘶,滚落在地。李冲早勒马避在山石间,待粉尘散尽,出来刺杀了几个捂面呼痛的蒙兵,又杀回到完颜彝身边。

恰在此时,负责接应的后部金军也匆匆赶到,整个战局顿时为之一变。本来忠孝军已被蒙军困在核心,外援一到,登时变成中心开花夹击之势,杀得震天撼地。蒙军不惯在秦岭间的崎岖山地作战,渐渐不敌,溃围而走。完颜彝哪肯放过,一路追杀歼灭数千蒙兵,缴获万余战马,直追到蓝关附近的倒回谷口,疑谷中有蒙军余部埋伏接应方才撤军。

速不台是成名多年的铁木真“四獒”之一,此前从未有过败绩,今番惨败而归,被追杀得颜面扫地,实是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窝阔台大怒,本想将其撤职,恰好拖雷在旁,劝道:“胜负乃兵家常事,让他戴罪立功就够了。”窝阔台余怒未消,又听闻拖雷私下里评论说自己过于苛责父亲生前爱将,心中芥蒂更添一层。倒是几个汉军世侯另有计较,商量一番后派遣亲信连夜前往汴梁。

-

不多时,汴京流言四起,说忠孝军本可趁胜收复凤翔,只因总领从前被俘时受过速不台的恩惠,所以效仿关羽演了一出华容道。

皇帝神色淡然,目光无意识地瞟过御座前一对金狻猊口中缓缓吐出的香烟,沉吟道:“朕仿佛记得,不是速不台吧?”

宋珪忙躬身称是,补充道:“先帝曾问起过,臣当时侍奉在侧,亲耳听到将军说俘虏他又放回他的是蒙古木华黎。”他本欲再进言,想起完颜宁的叮嘱,便改了话头:“陛下若不放心,不如派臣去陕西当面问问将军,为什么不乘胜追击。”皇帝眉头微皱:“京城里都传成这样,阌乡只怕更甚,你这一去,又坐实了朕不信他。”宋珪想了一想,试探道:“此番战胜实属不易,说是犒军也使得,臣私下里问就是了。”皇帝眼前一亮,缓缓点头:“你从大理寺监牢里救过他,这点旧情问话是足够了,若要安他的心,只怕还不够。再者,阌乡此刻流言纷扰,军心定然浮动,忠孝军将士性情桀骜,受不得激,朕须得选一个身份尊贵,处事沉稳的钦使……性子要软和,口齿要伶俐……张弛有度,机变聪敏……最好与他有些情分……”他一样样说着,眼看那最合适的人选已呼之欲出,忽然停住不语,眉心虬结,轻轻叹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