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西北关隘西北城(第2/3页)

裴校尉觉得,小神医治疗瘟疫,大有希望啊!

第二日上路,姚生在车上补眠,其他人驾车。

走到了乱风渡,这里只有一条有些干枯见底的河流,几条羊皮筏子丢在一边,根本没人看顾,也不见摆渡人。

“这怎么过去?”古羽看着自己后头那些车子,马匹倒是能被牵着过河,车子呢?

“这么过去就行了,这地方有一段,河床上都是石头,不会让车子陷入淤泥。”裴校尉道:“再说我们这么多人,抬都能抬过去了。”

“那就过河吧!”古羽心说这条河的规模,还不如自家门前那条小溪的水量大呢。

于是大家集体过河,还真是,很容易就过去了。

“这是河吗?至于放个渡口在这里吗?”对于水乡来人而言,这个河流也太不称职了。

“现在不行,等到了夏天,这里的水会暴涨,一直到秋天,快要入冬的时候,才会稍微消减一些,等到了春天就没多少水了。”裴校尉道:“而且这个时候,谁敢随便出门啊?”

都怕染上疫病,且西北本来就地广人稀,这下子更是连个鬼影子都看不到啦!

“那我们走吧!”古羽看了看远处:“还要多久能到?”

“两天之内肯定到!”裴校尉也有些急了,这西北城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他都打听不出来,而且只许进,不许出,还有商队滞留……时间长了谁都会发现有问题。

“嗯!”古羽也急了一些,他发现这所谓的瘟疫,只是个小毛病而已,就是大家伙儿不得其法而治疗,才会传的这么邪乎。

实际上根本没那么严重,只要治疗得法,没什么大不了的,但这个时候,很多人都不懂其中的原理,民智也十分低下,认识字的人都少,何况是明事理了。

而且小病容易拖成大病,感冒容易变成肺炎,最后就嘎了好么。

希望靳不二别那么悲催,他这就来了!

经过艰难的长途跋涉,他们终于到了西北城。

西北关隘往里,便是西北城,这座位于西北境内偏西的位置上的雄城,是一座拒关之城。

所谓“拒关”,不是拒绝关门的意思,是指此城囊括于整个西北境内一座大郡府内,像是瓮城实则是一处人造的关隘,厚度超过三米的两面城墙呈犄角之势拱卫着唯一的城门。

而城门楼上的墙砖之间,又有密密麻麻的尖刺同突出的巨型长矛抵御外敌。

城楼上不设箭塔,但每个射口都开得极大,在那里架有连弩,方便弓手们攻守兼备。

那种改装自前朝、前前朝的八牛弩,箭头都有锅铲子那么大,扁平而锋利。

而一般城墙上排水的沟槽在城楼上,则更为深邃,上口直通射口附近而下十分开阔,以备防守时往下泼洒金汁和热油。

在前朝乱世时,正位于晋国与西北蛮夷接壤的边境线上,愣是牢牢地防住了那些蛮夷想要浑水摸鱼的进攻,哪怕后来,大晋胜利了,高祖皇帝做了龙椅,也在第一时间给这里送来了粮草和兵饷,任命这里的守将一如既往,连官衔都没变,这才稳定了边关。

所以,别看这是个边关兵城,但历史悠久,且城防坚固。

这也是为什么,大晋三代皇帝,一直不敢轻举妄动的原因,上百年的时间,派人慢慢的渗透西北军,替换掉了前朝遗留下来的武将后人,掌控了整个西北大局。

虽然时间长了点儿,手段太柔和了一些,但没办法啊!

这边不能乱,更不能被人浑水摸鱼,趁机钻空子。

古羽看着这座雄关,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朝廷都不敢轻易的朝这边下手。

这地方不仅是一座雄关,还是整个西北的咽喉之地,护着这管内九城十八堡的安危。

且这一条大路直通,几乎是横平竖直,无险可守,如果一旦西北城破,那敌人就能长驱直入几百里地,方圆千里,无所顾忌。

这也是为什么,他们路过的不论大小村寨,都是坞堡样式,实在是无险可守,不得不建设成坞堡样式。

“小神医,我们到地方了!”领队的裴校尉,到了西北就肉眼可见的意气风发了起来,等到了这西北城,更是鲜活的不得了,如鱼得水一般的快乐笑容,时时挂在脸上。

古羽从车里下来,看到的就是这座雄关……的背面。

正面朝外,正对着关外的戈壁滩,而在背面,同样也很宏伟,只是这里是一座兵城,里面就是西北大营所在地。

“我们要进城吧?”古羽看到的是城门,他们尚且在西北城城门之外。

“哦,要先通秉,得到守门校尉的确认公函,还要搜查是否携带违禁品,然后还要跟后勤应打招呼,说明我们的来意,最后拿到令牌,才能进入城门。”裴校尉道:“虽然麻烦,但是能杜绝很多别有用心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