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县试:四季诗(第2/3页)

有人巡场的时候,就注意到了古羽。

看他写的认真,不由得去看了一眼。

这一看不要紧,顿时对开头就敢写的如此犀利,而震撼到了,如此惊才绝艳之辈,还如此年轻,真是个人才啊!

他们有一个人看,就告诉了别人,几个监考的先生,都“路过”了古羽的身边,但是古羽没有受到影响。

他写完了策论,又看向了数术题目。

数术题目:大家凑钱买一件物品,每个人出八钱还余三钱;每个人出七钱就还差四钱,问人数、物价各多少?

古羽提笔就写:七人,五十三钱。

这个数学题对他来说不算难,但他扫了一眼旁边的座位上,那位大哥已经开始掰手指头了……手指头不够的话,估计还想脱鞋数脚趾头。

更有人发髻都挠散了。

都是文科生,突然要做数学题,大家都有些蒙圈。

古羽已经写好了数术的题目,开始看向了诗词歌赋。

这次据说钦差大臣亲自点了诗词的题目:四季!

但有个要求,诗词歌赋,诗词歌赋,题目是四季,但是要求字数多,得点出四季来。

谁的诗词最为经典,最为华丽,谁就是本届的案首!

也就是说,谁就是本届秀才考试的头一名。

还有一点,就是谁第一个交卷?

要多写字数凑个齐全的四季,还得头一个交卷的……这要求,真的是需要急才。

可就算如此,大家也十分积极,并没有不满。

毕竟是在钦差大臣面前露脸的事情,于是这帮人卯足了劲儿,抓耳挠腮的赶紧想办法啊!

可是啊,谁也没有古羽快。

在他的那个时代,明末浙江才女吴绛雪作《四时山水诗》,非常符合现在的情况,于是古羽二话不说,就给写上了。

春景诗:莺啼岸柳弄春晴夜月明;

夏景诗:香莲碧水动风凉夏日长;

秋景诗:秋江楚雁宿沙洲浅水流;

冬景诗:红炉透炭炙寒风御隆冬。

这是一首最为合适的回文诗,且能破开成为四首诗词,符合四季的题目,又字少,可是破开之后这字可不少。

他觉得这位钦差大臣或许就是来为难他们的,这个要求也相当的矛盾,点四季为题,还得干练经典,同时要求人快点交卷子。

这不是为难他们是什么?

上哪儿找那么多急智去啊?

古羽就在他们的绞尽脑汁之中,写了这个出来,这也算是为难审题的人了,据说他们的卷子,钦差大臣会亲自审题!

这首回文诗,就看钦差大臣怎么办了。

钦差大臣考他,他也考一考钦差大臣嘛!

不得不说,古羽到底是现代人的底子,骨子里就没有多少对钦差大臣的畏惧感……他都没见过钦差大臣,只是听说过而已。

就没啥概念,写完了这个,古羽就第一个交了卷子。

第一个交卷的人,总是受到人关注的,古羽交了卷子,几乎所有人都看到了。

但是古羽没怎么停留,交了卷子就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坐着,还没考完,不能出考场。

他的卷子,是县令大人亲自封存了起来,等待钦差大臣来开启。

不过县令大人对古羽的卷子是真的看在了眼里,觉得他以前是小看了这个古羽,想到自己办过的那件事情,有点惴惴不安,这小子该不会记恨他吧?

他想看看古羽的表情,从而推测一番,可是古羽坐在座位上,就闭目养神了。

此时此刻,他需要的是安静,静下心来。

这次考试的内容,对别人来说深奥不已,但是对他来说还可以。

不过,这真的是县试要考的内容吗?秀才就这么难考了,那举人呢?进士呢?怪不得这科举考试这么难。

也怪不得他们对读书人,尤其是有功名的人,那么看重。

不看重不行啊!

这也太难考了。

一个秀才跟考重点高中似的难。

古羽一直等到考试结束,考场的大门打开,他才跟着人往外走。

他与这些人都不熟悉,也不太认识,而且这次考试过了的人,更少了。

好几个人沮丧的都哭了,看着怪可怜的,古羽出了大门,就看到站在那里标枪一样,等着他的靳不二。

“靳不二!”古羽兴高采烈的蹦跶着跟他打招呼。

“嗯!”靳锋看到他,就笑了一下。

他身边的几个童生,看到了他跟靳不二打招呼,其中一个童生看到靳不二很是惊艳了一下:“这小子是什么身份?”

“听说是古一凡家的长工。”

“长工?看着可不像啊!”

“听说是古一凡救了他,他身无分文……。”古羽跟靳锋的那点事情,县城里好像都知道了一些。

古羽跑过去,可能是跑得太快了,卡了个跟头,差一点儿跟地面来了一个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