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真的是将军!(第2/3页)

这也为什么,他们会一南一北从城门进入长河县城。

累?别逗了!

“对对对,先去县衙,先去县衙。”长河县令擦着冷汗招呼他们回县衙,北城门那里终究还是个工地,没收拾妥当之前,他也怕给自己拖后腿,万一钦差大臣去了,看到一些不好的地方,他这前途还要不要了?

二对一,范青没有胜算:“行吧,走!回去。”

一大堆人哗啦啦的回去了县衙,倒是姚琦书吏留了人下来,趁机跑去找了古羽和靳不二,嘱咐他们一定要收拾好工地。

“知道了。”古羽点头:“回去跟姚琦书吏说,这边会收拾干净的。”

工地主要是脏乱差,收拾好了就可以了,上头的人,如何挑毛拣刺,那是县令大人要应对的,不是他们。

那人走了之后,靳不二去找了几个管事的,争取大家都把这里收拾干净。

等到了黄昏时分,古羽特意检查了一遍,尤其是边边角角的地方,都收拾的相当干净了,于是宣布散工,众人一阵欢呼,彼此认识的就打了个招呼,各自散去。

而古羽则是要带着靳不二,拿着账本去县衙,跟姚琦书吏交接一下差使,就算是服役完事了。

只是今天的衙门有点与众不同。

古羽带着靳不二刚走到衙门口,就顿住了脚步:“呦呵!”

“嗯?”靳不二也扬了扬眉毛。

“以前衙门口什么时候这么雄壮威武过啊?”古羽眯起眼睛看得仔细:“今天这是迎接了大人物啊!”

“嗯。”靳不二点头。

原来的衙门口,站岗放哨的就俩衙役,有的时候甚至是一个。

反正也没人会、也不敢在官府门前闹事儿。

而且以前衙门口这里,因为地方大一些的关系,有一些人还会在这里摆一些小摊子,基本上都是卖吃的,衙门里很多人都是他们的消费群体。

包括古羽经常买给姚琦书吏他们吃的肉饼,就是其中之一。

只是今天这边原来熟悉的摊位都不见了,换成了八个衙役,一班的人数,站在门口,一个个穿着洗刷干净的徭役服装,手按在刀柄上,看起来还真像那么回事儿。

而且这一班的衙役他们还认识,是徐头儿,加上姚棣他们兄弟俩。

“徐班头。”古羽跟靳不二往前走了几步,没有离得太近,而是在不远处就驻足打招呼,免得对方有什么顾忌,再当场翻脸,那可就糟糕了。

“你俩来了?”徐班头没有笑,但是也跟他们招呼,指了指旁边的侧门:“走那边,姚琦书吏的地方你们知道的,我就不派人带路了。”

“是,您忙!”古羽一拱手,带着靳不二就走侧门进去了。

姚琦书吏很忙,他满头大汗的在找书册,桌子上乱七八糟的放了一堆的东西。

“姚琦书吏,我们来交差。”古羽的账本和名册都是写好了的,直接上交就可以了。

“你放那边就行。”姚琦书吏指了指一个空地方:“正好你来了,我跟你说一声,大人想跟钦差大臣说一下你的那个,夏莲茶的事情,听说其他的州府县城,按期完工的少,多数都是拉了肚子,得了这个春秋痢疾,现在就咱们长河县抑制住了,县令大人想着,你那配方……。”

“配方都是公开的,大家随便用。”古羽大度的道:“县令大人如果想推荐给钦差大臣,那就推荐好了,方子简单,效果还好,最主要的是,需要大家都喝白开水,而不是生水,还有啊,这方子全天下通告都成,署名就写长河县吧!”

邸报这东西,天下通行。

登上邸报的内容,也会被天下知晓。

这等于是“扬名天下”了啊!

“你肯答应?”姚琦书吏小声的道:“我看县令大人的意思,是不准备提你的……。”

这种扬名的好事儿,县令大人怎么可能跟旁人分享?古羽也不行啊!

但是这种事情呢,县令大人不好开口,更不可能对古羽当面说出来,只好让姚琦书吏来办,这等于是给姚琦书吏出了个难题。

靳不二的脸啊“呱嗒”一下子就撂了下来。

不提古羽,那么一个破县令,独占这功劳?

想什么美事儿呢?

“这个无所谓。”古羽满不在乎:“只要有人问起来,县令大人能回答的出来就行。”

中医博大精深,区区一副药茶的配方,看似简单,却有很多的说法在里头。

如果有人想不劳而获,他就等着看笑话吧。

不说别的,就钦差大臣问县令大人这个药茶的方子怎么解释?县令大人能解释的清楚明白,才是见了鬼。

其实越是简单的药方,解释起来越麻烦。

要是十七八味药材,君臣佐使这么一安排就完事了。

可这药茶里就两味药材,一味调料,君臣佐使,这可是四个位置,三个不够安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