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闹痄腮了(第2/3页)

虽然没多少钱,但比金家好一些。

李姜氏也很开心的样子,并没有甩脸色之类的事情发生,这一点,就比金陈氏强多了。

而且李贵也挨个给大家伙儿敬酒了,好歹是自己儿子娶媳妇儿,相比起来,金达就失败了一些。

靳不二还是吃的最多的那个,只是这次猪肘子,他吃了三分之一,还给古羽塞了一大碗的肘子肉,古羽吃的都有点噎着了。

回去的时候,俩人慢悠悠的走着,古羽一边摸着肚子一边道:“李家真是发了啊!”

“卖女求荣。”靳不二的话,一如既往的犀利,且直切要害。

李家如今有了银子,有了驴车,还娶了俩儿媳妇,啧啧啧!

看李姜氏今天那嘚瑟的样子,张氏妯娌俩直翻白眼儿。

不过是看在大喜的日子上,没有给她排头吃,不然早闹起来了。

“不管怎么说,这事儿算是过去了。”古羽伸了个懒腰:“明天我去县城卖草药,你去不去?”

“我上山。”靳不二犹豫了一下,还是选择了上山。

“你一个人,不妥吧?”古羽不放心啊。

“无事,可以跟张氏兄弟一起。”靳不二找了个理由。

“可是他们能乐意吗?”同行是冤家且不说,猎物就那么多,张氏兄弟能分靳不二一杯羹?

他们跟李家金家已经不和了,再跟张氏兄弟闹什么龌龊,以后还不得被孤立啊?

“没事。”靳不二只说这么多。

古羽劝了两句他也不听,最后此事也就不了了之了,古羽想着,以后还得给张氏兄弟制作蛇胆、蛇类的药材,大不了弥补一下这僵硬的关系。

话说冬天都没什么蛇类活动的,开春儿惊蛰之后就该好一些了。

第二天古羽就赶着小驴车去了县城,先卖了草药给百草堂,结果徐大叔那里好忙,进进出出的多数都是带孩子的人。

“这是怎么了?还没二月二呢。”古羽注意到,每一个小孩儿,都有些肿腮。

显得脑袋有点大,尤其是脸颊那块,很多孩子都有婴儿肥的,这么一看更像是一个可爱的小猪头了。

“别提了,闹痄腮呢!”徐大叔叹了口气,将他请到了雅间里:“也没什么好办法,喝药吧,大孩子还行,小孩子就难了。”

还不能不喝药,一群孩子在药堂里,那声音,别提多热闹了。

痄腮是中医的称呼,一般指流行性腮腺炎。

按照中医的理解,是说因感受风温邪毒,壅阻少阳经脉引起的时行疾病。

以发热、耳下腮部漫肿疼痛为临床主要特征。

这种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冬春易于流行,尤其是小孩儿,十岁以下最容易病发。

古羽看了看外面,好几个学徒都在抓药,药柜上一排排的药包,看着那么的让人触目惊心。

“我这儿缺不少药,你送来的太及时了,不过还是缺。”徐大叔看了看外面:“大人我就让他们忍一忍,行行针也好,可都是孩子,我这心里难受的很。”

大人病了可以等两天药,孩子等不起啊!

小孩子懂什么?难受他就哭,就闹,就不安生。

“治疗这个病的药方可七八个,药材也不难得,主要是怕不对症状。”古羽摸了摸下巴:“而且不是每一家都买得起药。”

这个病,不同的表现要用不同的药物配方,便宜贵的价格都差不多。

主要是用药多,孩子未必喝得下去,其次是麻烦,各种加减应用,一个大夫一天最多看十个八个的,可这帮孩子起码几十个。

百草堂这里简直是人满为患了都。

古羽倒是有个办法,但不好说出来,毕竟这里是卖药的地方,他只好提供了一个偏方给徐大叔,那就是将仙人掌去刺去皮儿,捣乱后,敷患处。

江南不是没有仙人掌这种干旱植物,就是少见。

徐大叔得了偏方,也只是作为参考,毕竟江南水乡,真没几个人家养仙人掌这东西,在西北还差不多。

“不能有别的办法了吗?”徐大叔觉得,古羽还是没说他的办法。

“这……倒是还有一个办法,只能缓解,轻微的可以治愈,但严重的还是要吃药。”古羽没办法,他也不想看到孩子们那么痛苦。

“你说,只要不是你祖上的不传之秘,我愿意听。”徐大叔很诚恳的道:“就当是为了孩子们。”

古羽点点头,告诉了他,这个办法更简单,取角孙穴,剪去上面的头发,用一支火柴棒点燃,迅速按于角孙穴上,火即自灭。

火灸后局部皮肤发红,或呈白色,别无不适。一天一次即可。

而角孙穴就在耳朵尖的正上方!

这里没有火柴棒,但是可以用炙艾的药棒,效果更好一些。

“这个办法只能说方便,快捷一些,要想痊愈还是得吃点药。”古羽不把话说死,也是因为这个办法,在缺医少药的情况下,有人用过,效果还不错。